最近,韩国一部悬疑新作,一反套路,直接向法律的盲区与疏漏开起了炮。
即便是到手的凶手,你也照样无可奈何——
《自白》
??
这是tvN开播的新剧。
才播出7集,观众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给出了8.8的高分。
在韩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上,《自白》的搜索率甚至高出了近期同样大热的《囚犯医生》。
因为它的切入点实在太太太有意思了,每一集庞大的信息量和出乎意料的剧情反转都精彩得令人欲罢不能。
本片的男主角,是辩护律师崔度贤。
五年前,在一桩恶性杀人毁尸案中,韩宗久被列为头号嫌疑犯,面临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审判。
虽然他的嫌疑最大,但警方没有直接证据坐实他的杀人罪行;
再加上律师的积极辩护,法官最终只能以盗窃罪,判处韩宗久5年徒刑。
然而!
五年后,韩宗久再次登上法庭,却当众承认,当年那桩不了了之的杀人案,被判无罪的自己,其实就是凶手。
作案的凶器、地点,详尽的杀人毁尸过程,连同警方没有公开的细节,全部交代得一清二楚。
顺便实力嘲讽了一波法官。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么直白的供认下,被气得脸都绿了的法官,给出的判决却是——无罪释放!
然而,能让他大摇大摆逃脱制裁的「免罪金牌」,正是是法律中「一事不再理」原则。
刑法中的“一事不再理”,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就同一事实再行起诉和受理。
理由基础是:既判的事实,应当视为真实。简而言之,在英美法系,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罪行受两次起诉和审判。第一次无罪释放,即使知道他是凶手,也不会再次判决。
也就是说,虽然韩宗久猖狂地当庭自白,但当年盗窃罪的判定已下,裁决也已经实施,法官除了干瞪眼,也束手无策。
实际上这场自白的真实目的,为的是洗脱自己身上另一桩杀人指控。
原来,韩宗久刚刚刑满释放还没三天,就倒霉地卷入了另一桩杀人案。
最诡异的是,这桩案子跟五年前的那桩,作案手法几乎如出一辙。
受害人特征、案发地点、作案手法,都惊人地重合。
在如此高度相似的细节面前,任谁都会第一时间把韩宗久列为重点嫌疑对象。
而且,警察在调查监控时,发现韩宗久当天确实在案发现场附近出现过;
搜查他的房间,还找到了沾有受害者血液的鞋子;
鞋印更是跟案发现场留下的痕迹一致。
大家都很激动,天网恢恢,韩宗久这回总算是插翅难逃了。
但讽刺的是,这桩铁证累累、毫无悬念的杀人案,还真不是他所为。
眼看自己要「含冤入狱」,韩宗久再次找到了五年前帮他脱罪的崔律师。
当年,崔律师相信了韩宗久的谎言,抓住警方忽略的细节,辩护成功。五年之后,当年的嫌疑人重获自由,分分钟又牵扯进了一件命案,男主角又一次成了辩护律师,这是……什么样的孽缘啊。
律师没有上帝视角,在判决下来之前,所有的嫌疑人都不能被定性为罪犯。
如果这次韩宗久真的是无辜的,那么真正的凶手将继续逍遥法外,甚至继续作恶。
辩护过程当中,男主角发现这一次嫌疑人确实无辜,但是五年之前的案子其实确实是他做的。
表面上看,两桩杀人案相似点太多,很像同一人所为;
但五年前杀人案的受害者,红指甲和红嘴角都有明显的损毁特征,这意味着罪犯对红色或许有着某种偏执;
而这次的尸体相比之下异常干净。
一个如此偏执的连环杀人犯,往往在后续的犯罪中越来越追求刺激,破坏程度只会加重,而不会减弱。
因此从犯罪心理学上看,这个关键区别很有可能意味着:
不是同一人所为。
但这些都仅仅只是猜测,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而警察则手握监控视频和染血球鞋,几乎是扳不倒的铁证。
胜诉可能几乎为零。
巧合的是,这时候站出来了一位关键证人:
前重案组组长齐春浩。
当年的负责警察大叔,为了抓住罪犯不惜滥用私刑,因此辞职,不过他一直盯着嫌疑人的动向。
就是为了找出当年杀人案件的线索。
他的跟踪和监视,可以证明韩宗久这次没有杀人。
因此,只要他出庭作证,就能彻底翻案。
但他有一个条件:
韩宗久必须公开自己五年前的罪行,还受害者家属一个答案。
于是,一个「以罪洗罪」的行动策略就此形成。
在法庭上齐春浩还当场掏出一个记录嫌疑人每天日程的小本子,优秀得让人很想说一句——陈独秀,你坐下!
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人,就这样成了法律上的无辜者。
看到这里简直心塞之极。
事实上,这样的事确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之中。
曾经轰动全球的世纪审判,「辛普森杀妻案」就是一例。
那时万众瞩目的明星辛普森,几乎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杀人凶手。
但律师团的强势辩护,让警方掌握的证据纷纷丧失法律效力,最终辛普森被判无罪。
让人惊讶的是,判决过去十多年后,辛普森出版了一本名为《假如我做了》的书。
在书中,他假设自己要杀妻子,会采取怎样的方式。
字里行间详细的描述,在外界看来,根本就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作案细节。
这本书,也被大众看作是辛普森的杀妻自白。
可由于一事不再理原则,法院不可能重新立案审查。
“一事不再理”原则,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已经判过了的案件,即使发现判得轻了,也不会再推翻重判。
原则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能有效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被公权力压迫,更成功保障了有限的诉讼资源。
而且当代刑罚的判定原则是,宁可放过,也不能错杀。
就算法律织就的网再细密,也总有心怀不轨之人,费尽心机钻研出缝隙,以窃取更多利益。
正义真正的对手,从来都是人性中潜藏的「恶」而已。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一下这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