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高丽时代的檀君神话的认识,檀君在祭祀上受
TUhjnbcbe - 2023/10/30 18:31:00

引言

由檀君神话内容可知,檀君是半神半人的存在,拥有千年寿命,其出身和经历都异于凡人,带有明显的文学加工成分。

比《三国遗事》早成书一百五十年的高丽官修正史《三国史记》中没有关于檀君的任何记载,如果说其中能和檀君神话产生联系的内容,只有《三国史记》中的寥寥数语:“春二月,王以丸都城经乱。”书中提到平壤本来是仙人王俭的住所,既有地点,又有身份和姓名,或许为后人提供了想象素材,从而能演绎出一则创世神话。檀君神话中也存在着诸多佛教因素。

桓因“帝释”之名出自《法华经》,“桓因”一词应为梵文“释迦提桓因陀罗”的略写,“释迦”的汉语意义为“能”,“提桓”的意义为“天”,“因陀罗”的意义为“帝”。所以有时也译为“帝释天”或者“帝释”。檀君神话首现于高丽时代,高丽崇佛之风盛行,僧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影响力较大,僧人撰写的史书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得到世人认可。后进入时代,随着“抑佛尊儒”*策的推行,佛教日趋衰落,儒学者们对檀君神话多有怀疑。

正祖时期的汉学家柳得恭认为:“所谓(《古记》)都是缁流荒诞之说,士大夫不可言也。”15世纪末,著名评论家、诗人徐居正在《三国史节要序》中记载道:“吾东方檀君立国,鸿荒莫追。”他认为,檀君建国之事要追溯到太古之初,已无从考察了。徐居正在编撰《东国通鉴》之时,并未将檀君列入正史,而是将其列入《外纪》,并称檀君神话为虚构:“《古纪》云:檀君与尧并立于戊辰,而檀君之立在后二十五年戊辰,则曰与尧并立者非也。自唐虞至于夏商,世渐浇漓,人君享国久长者。”

据此,徐居正认为,《三国遗事》中将檀君与尧年代并立的说法并非真实,檀君长达千年的寿命也不切实际。后期文臣南九万更是直接对檀君神话进行驳斥:“妖诬鄙滥,初不足以诳闾巷之儿童,作史者其可全信此言,乃以檀君为神人之降,而复入山为神乎?”

实学派代表人物李瀷也对檀君神话进行了批判,认为其“荒诞可弃”,大概是将发生在辽地的故事牵强附会到半岛的结果。李瀷的弟子、著名史学家安鼎福也持相同观点,认为檀君神话皆为僧人之言,不足为信。他指出:“按东方《古记》等书,所言檀君事,皆荒诞不经,其所称桓因帝释,出于《法华经》。其它所称,皆是僧谈。”又说:“其书本为佛氏立教之源流而作,故间有年代之可考,而专事异端虚诞之说,噫,是书也,只是异流怪说”。

然而,出于历史统系的完整性,安鼎福仍将檀君载入了正史,他在《东史纲目·凡例》中写道:“凡统系,为史家开卷第一义,而《(东国)通鉴》以檀箕事迹别为外记,其义不是。今正统始于箕子,而檀君附见于箕子东来之下。”由此可知,在高丽、两代,檀君神话作为民族起源传说见载于各种史书,学者虽承认檀君这一始祖,但对其传说故事,大多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此时,箕子在历史认识中是正统,而檀君仅处于附属地位。

作为传说中的开国始祖,檀君在祭祀上受到重视。时代,檀君被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且其地位逐步提高。太宗十二年(公元年),礼曹右参议许稠上书道:“檀君,实吾东方始祖,宜与箕子并祀一庙。”他认为檀君作为始祖,应当配祭于箕子庙。世宗七年(公元年),司酝注簿郑陟上书称:“然则箕子之坐北,檀君之配东,实有违于立国传世之先后矣。”

他认为,箕子庙的檀君和箕子神位方向摆放不妥,有违先后。又云:“臣又闻箕子有祭田,而檀君无之,故箕子每奠于朔望,而檀君只祭于春秋。今檀君既配于箕子,则并坐一堂,而独不奠于朔望,似亦未安。臣愚以谓,别建檀君祠堂,南向奉祀,则庶合祀仪。”意即檀君在祭祀规模上也不如箕子,应另立檀君祠堂,让檀君神位朝南才合乎祭祀之仪。

于是同年,在箕子庙旁另修檀君祠,但并非供奉檀君一人,高句丽始祖东明王的牌位也位列于此。据《世宗实录》记载:“檀君在西,东明在东,皆南向。每春秋降香祝致祭。”由此可见,檀君并没有独立的祀庙,而一直与其他神明合祭。世宗十九年(公元年),国家对祭祀规格进行规定。虽然檀君与箕子的祭祀规格同为“中祀”,但从殿位版书上可以看出,箕子被明确称为“始祖”,而檀君只称“檀君”,其历史地位语焉不详。正祖年间,檀君祠改称崇灵殿,其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与祭祀箕子的“崇仁殿”比肩。

其实,早在平壤修建檀君祠之前,檀君在民间祭祀中就已拥有了一定地位。高丽时代,檀君被奉为山神,受民众崇拜。《高丽史·地理志》中记载道:“有九月山(世传,阿斯达山)·庄庄坪(世传,檀君所都,即唐庄京之讹)·三圣祠(有檀因·檀雄·檀君祠)。”三圣祠供奉檀因、檀雄、檀君,即开国之君及其父祖。壬辰倭乱期间,大批陶工被抓去日本,这些人为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在九州鹿儿岛修建了式的檀君祠堂——玉山宫(后称玉山神社),每年中秋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提醒后人不忘民族根基。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丽时代的檀君神话的认识,檀君在祭祀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