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尚义特立独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片断
广东普宁市第二中学赖颖芝
师:同学们,孟子通过“四端说”来论述他的“性善论”,以达到推行“仁*”的目的,体现了善辩的特点。正如大家在分析中所说,孟子把我国古代逻辑学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论辩中,立论有据,驳论有力,体现了高超的论辩技巧,也为后世的论辩体散文树立了典范。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请大家透过孟子的语言艺术,结合所了解的知识,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孟子形象。
生:孟子确实善辩,但这不是因为他好辩,而是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种使命感驱使他不断去游说诸侯、跟人争辩,以至于言辞激烈。而他游说诸侯的目的,并不在于为自己谋利,而在于继承和发扬孔子“士志于道”的传统,是为了宣扬“仁*”的主张。孟子特立独行,一生为这个理想而奋斗,历经坎坷和冷遇而矢志不渝,可敬可叹!
生:在战国时代,由于贵族制度的衰败,普通民众也有了读书的机会,于是出现了众多知识分子。他们虽没有显赫的*治地位,也没有多少财产,但他们拥有自认为能为君王谋天下的能力。他们对权力和荣誉有强烈的欲望,游说四方的目的就是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强的荣誉感,而孟子却与众不同,始终不忘“弘道”的职责,始终保持自身的尊严,在乱世中坚守人伦正义。在我心目中,他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士”。
师:“特立独行”很难,为什么孟子可以做到?生:孟子有超人的胆量和气魄,由此生出一股“浩然之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铁骨铮铮、不畏强权,强调“舍生取义”,有以身殉道的大无畏30镜头丨精神。虽然他最终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世风、改变潮流,但他塑造了一个历史脊梁的伟岸形象,永垂青史!
生:我赞同。面对争霸的各国君主重用纵横法术之士以求富国强兵的现实,孟子独树一帜,怀着传播和推行“王道仁*”的抱负,周游列国近20年。虽然所到之处国君都以礼相待,却无人采纳他的主张,对此,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始终将坚守和传播“道”作为毕生的追求,心忧天下,超越了苏秦、张仪之流,表现出伟大的人格精神。师:孟子倡导的“大丈夫精神”和“君子人格”,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坚持并推行“仁*”思想,强调以民为本,有先进的民本意识,这在当今社会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战国时代,孟子的思想*治主张并没有得到认同,更无法实施,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
生:孟子虽然才华横溢又心怀苍生,但是他太锋芒毕露、刚正不阿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少了点“情商”。他不主动求见诸侯,想让诸侯亲执弟子之礼前来见他,“学焉而后臣之”,这怎么可能呢?而且他认为“民贵君轻”,对于当时的君王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
生:我不赞同说孟子“情商低”。孟子博学多才,长期远游各国,见识广、阅历深,他深谙当时风行游说之士纵横捭阖的作风,怎么可能不懂人情世故?他口才出众,之所以不说君王爱听的话,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他希望在那个只谈霸术、争权夺利的时代,找到一个真正以济世为目的、肯施行王道仁*的国君,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可惜齐宣王、梁惠王都不是他要找的明君。
生:对!孟子四处游说诸侯,是为了“弘道”,而不是为了“出仕”,所以他绝不谄言媚上,他曾经向弟子讲自己游说的原则是“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他认为“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所以,无论去就、穷达,孟子都处之泰然。我认为这也是他的主张得不到认可的原因。
师:同学们能够结合孟子的性格特征来分析问题的主观原因,很好!从客观原因来看呢?
生:在“以攻伐为贤”的时代,西周时期的礼乐伦理已经彻底崩溃。各诸侯国裂地为王,想要在弱肉强食的现实中获得生存空间,就必须走征战杀伐、武力兼并的道路。秦国用商鞅,变法图强;楚国、魏国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使他国朝拜。而孟子却倡导实施“仁*”,这显然与当时的主流格格不入,他的主张因不合时宜而不被接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比如梁惠王,当时正处在危难之中,他在跟齐国的战争中损失了大将庞涓,儿子被掳去做人质;祸不单行,他又在跟秦国的大战中失去了河西之地,被迫迁都。火烧眉毛之际他问孟子如何振兴国家,孟子却说要推行“仁义”。施行仁*是长久之计,不是权宜之计,鉴于实际情况,梁惠王肯定不会接纳他的主张。
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诸侯王为了在兼并战争中获得优势,纷纷向社会招募人才。他们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因而孟子的游说之路注定充满强敌。在与其他思想学说竞争之时,孟子“仁*王道”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其实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明显提高了的战国时代,这是逆历史潮流的,从这点来看,孟子的思想主张在当时也是不能被采纳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孟子抱负远大,周游列国,经历跟孔子相似,主张都没有被采纳,但这并不妨碍孔孟思想光耀后世,成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精神资源。孟子崇仁尚义、特立独行,他身上的浩然正气、大丈夫人格、君子精神,成为激励中国知识分子砥砺前行的不朽力量。
选自《语文学习》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