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起彼伏的蛙鸣声如一曲曲缠绵的情歌,在连绵余亩的网罩下尽情传唱,草丛中、田埂上、水沟里,一对对稻蛙争先“相亲”产卵,一侧的水池中,一群群乌黑的小蝌蚪欢快游动……这样的美景佳音,在崇仁县石庄乡尧家村稻蛙生态种养示范基地热闹上演。
春来日暖,春耕复产的号角将新冠疫情压抑下的尧家村唤醒,各种农业产业在精准“重启”,其中,“稻蛙共生”项目焕发蓬勃生机。
扎根本土创新业
“去年留下来2万斤蛙种都出来产卵了,孵化率在90%以上,预计今年至少可以产出吨黑斑蛙。”2月28日,“稻蛙共生”项目基地负责人*振江信心满满。
今年35岁的*振江是尧家村沙岗组有名的“精明人”,偶然间他发现南昌的黑斑蛙市场火爆,价格28元一斤左右,且供不应求,便对养殖黑斑蛙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先后到湖北、湖南等黑斑蛙养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掌握了黑斑蛙的养殖技术。
年春,他邀来两个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结合本地稻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的特点,流转村民稻田70亩,建起了65亩的“水稻+黑斑蛙”种养培育基地。全权负责管理的*振江从湖北引进优质黑斑蛙幼苗90万尾,投放到稻蛙养殖池中。两个多月后,小蝌蚪长成大青蛙,运到南昌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即被销售一空,并与几位批发商建立长期供销关系。
第二年,尝到甜头的*振江将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在基地旁边再流转稻田70亩,成立“鼎盛种养合作社”,以年薪2.5万元吸纳5名村民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东红在此脱贫。这一年,基地盈利70万元。
踏平坎坷成大道
年,*振江与合作伙伴决定大干一场,基地已经扩大到亩,并购置了网箱孵化设备,没料到,就是这个网箱孵化操作,着实让*振江走了一段弯路,他犯了一个拔苗助长的错误。事后得出教训,网箱孵化,违背了稻蛙自然生长规律,放入网箱的蛙卵60%胎死腹中。所幸*振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迅速恢复稻蛙孵化、觅食的自然生长条件。*振江把这一经验教训在全国各地的稻蛙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