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围棋抑或战争博弈中,都需要做出很多决策。
根据不同的形势背景,一样的决策会在不同背景下释放出不同的能量。
有的决策在当时看来,无比正确、人心所向,而在历史的检验中,却可能导致原本占优势的一方逐渐式微。
而有的决策一开始不被理解,然而在事后却被证明高瞻远睹。
战争就像围棋博弈,决定最后获胜的,往往就那么一两个决策,我们也把它称为——胜负手。
在抗日战争时期,“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观点具有较大市场观点的背景下,《论持久战》作为*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在经过历史检验后,毋庸置疑是中日博弈中的“胜负手”。
当时,蒋介石集团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府和*队抗战;而中国共产*则主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在不同的抗战路线下,“中日战争的过程究竟将怎样发展”“中国能否取得抗战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等问题都亟待得到明确解决。
“速胜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可以在短时期内打败日本侵略者,战争很快就会以中国的决战胜利而宣告结束。“速胜论”在台儿庄战役后到达高潮,有不少人认为接下来的徐州会战会是“准决战”,中国能在几场战役中快速消灭日本侵略者。
“亡国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无法战胜日本,如果继续抵抗下去,结局只能是中国灭亡;而且中国的抗战意志越坚定,亡国的速度越快。
可以说,“速胜论”如果为中国决策层中的人所持,就会导致不顾一切乃至*上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这对中国的抗战前途将是一种危险。同理,“亡国论”会导致“抗日阵线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妥协问题”。如果这两种观点全面扩散,可能你我今天的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做了《论持久战》长篇演讲,明确指出:“中国会灭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论持久战》神在哪里?因为他分析了战争双方存在的互相矛盾的4个基本特点,即:中国和日本的国力差距,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然而日本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日本是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个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这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
《论持久战》还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明确指出,经过三个阶段,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上,中国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再到优势。
《论持久战》强调争取抗战胜利要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实践中,充分证明了《论持久战》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
日本侵略者看了《论持久战》是何感觉呢?年,日本裕仁天皇的最小的亲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来到中国战场视察,期间看了大量关于中国各界人士对抗日战争的理论著作,这里面就包括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而当读完这本书之后,三笠的帝国主义思想突然有了巨大改变,甚至直接对着一群日本陆*高官演讲:在我看来,现在的日本*队是无法和中国共产*对阵的。此话一出吓得日本*方将其作为“危险文书”封锁,直到年才得以解禁。由此可见,《论持久战》在思想上对帝国主义的杀伤性是非常巨大的。《论持久战》可谓是一记相当经典的阳谋,事先把经过和结果都告诉了对方,但对方却无可奈何,只能一步一步看着自己走向失败。(红色教育网李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