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清明节刚过,但昆明城的气温却依然不见攀升,楼道下几声鸡鸣,把依然沉浸在童年时,在崇仁街上游戏的我吵醒,于是便又开始在手机上勤耕起来。
很多人并不清楚,百年以前,崇仁街上曾经是云南普洱茶的集散地和茶商、商馆甚至领事馆最多的老街道之一。
上世纪初期,墨江县碧溪镇出了著名的“庾氏三杰”,其老大庾恩荣是云南茶王,不但将墨江的古树茶如水之灵、凤凰谷等用马帮驮运到昆明,甚至还运到广东、北京、上海和出口欧洲。
老二庾恩旸不但曾是蔡鳄、唐继尧的同事,更是朱德、叶剑英的老师,在著名的“重九”起义中,轻率炮营攻击当时的云贵总督府,年仅32岁便被民国*府授为中将*衔,可惜后在贵州毕节遇刺身故。
三弟庾恩锡早年曾随其兄东渡日本,学习园林艺术,后被唐继尧委任为昆明市长,之后在崇仁街兴建集中华园林艺术和公馆为一身的“庾家花园”,再后来,因建“昆明烟厂”资不抵债,而被迫将崇仁街“庾家花园”低给当时的富滇银行。
“庾家花园”兴盛时,因其内有亭台楼阁、假山环伺、各种珍稀树木、花草无数,故而吸引了众多滇籍高官、富商及其公子、小姐前往游览,其中亦不乏庾恩荣邀请的众多茶商和东印度公司、甚至英国、法国、美国的领事和夫人。
这让当时的崇仁街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众多的茶商不但着手在这条昆明市中心“正义坊、金碧坊、忠爱坊”旁的核心街道上兴建商铺、茶馆、还着手请人设计建设“公馆”。
我年幼时,出身清朝举人,又曾经当过民国*府旧官吏的老外公告诉我,崇仁街多茶馆、更多公馆,不但美国领事馆、法国商务代均在此地,众多从茶马古道,贩茶来昆明的茶商也都在此有自已的“公馆”,其中就有从“镇远县”(墨江县)贩运水之灵、凤凰谷古树茶来昆明的茶商李子忠。
解放后被改为五华区人民委员会的崇仁街12号,是在“庾家花园”原址上办公,且基本沿用了其建筑格局,其侧面的11号则是一滇南茶商所建,古色古香、全木结构的二层中西合璧式样建筑,后为云南省外贸局宿舍。
而崇仁街3号大院,解放前的主人姓马,故而又被称之为马家大院。马老板素喜品茶,其麾下的马帮经常到如今的版纳、普洱、大理、临沧走镖贩茶,是当时较大的“马锅头”之一。
解放后,其马家大院被征收为*府所有,其后裔被安排到街对面临街的一个不足20平方的街面上,改革开放后,其后人做起了古玩、字画、玉石等生意,并在此行业内较有名气。
有趣的是,崇仁街上的众多茶商大约是为谈生意方便,所建盖的住宅,似乎都在庾家大院街对面、医院的小洋楼和后来成为五华区*府公、检、法领导家属大院的中式结构大院,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院落。
该*法大院从外面看是二层全木结构,临街的一面为解放前那种要上下铺板的铺面,后改为为周边邻里修复日常用品如雨伞、水桶等物品的场地。
从侧面小门进去,是一栋三廊两层的大院,在里面则是一棵估摸着有二、三百年的大树,大树下有一个被磨得呈光瓦亮的大石台,周围也有几个小石磴,估计是旧时主人闲暇时邀人品茶、赏秋的地方。
由于大树上多鸟窝,故而我们这些小屁孩有时也会爬上树掏掏鸟蛋,有次居然还掏出两个长着小*毛的小鸟,于是我便将其带到家中,放到鸽子笼内,让鸽子将其带大。
医院的来历则只能是估计,毕竟我年幼时,这里已是远近较有知名度,医院,似乎若论名气,还医院也不遑多让。
医院,医院前院为法式二层建筑,钢筋、洋灰“混凝土”结构,二楼的玻璃窗是法国彩色玻璃,阳光从外面照射到木地板上时,会发出奇异的七彩光芒。
医院后院是妇产科,建筑风格颇类似大理白族民宅“三坊一照壁”,全木质双层仿古式建筑,与顺城街上的“火神廟”侧楼小院建筑颇多神似之处,应为某商贾人家内宅。
医院医生医术都较为精湛,其中还有一些老中医是世袭,也有一些医生是从部队转业来到该院,其中的一位护士长姓刀,是“文革”前五华区武装部张*委的妻子,当年我特别喜欢到医院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刀孃孃偶尔会把废弃的针管和吊瓶送给我做为玩具。
比起只能作为玩具的针管而言,那取之于医院的输液瓶更为广用,尤其是在严冬时节,当同学们在课堂上只能靠“小烘笼”御寒时,我却能靠输液瓶内的热水温暖的过冬。(记者张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