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张仕通ldquo诗人书记rdquo
TUhjnbcbe - 2021/7/26 8:14:00

上南方先锋号做*治上的明白人

编者按

为进一步宣传广东脱贫攻坚成绩,展现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官风采,由广东省扶贫办、南方杂志社联合主办、广州鸡博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寻找最美第一书记”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持续推进,今天推出系列之三十二《张仕通:“诗人书记”,不悔今生有此行》。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李焱鑫刘树强

通讯员丨*从高

白昼匆匆跋山水,

夜来清静赏蛙鸣。

纵使难得闲暇日,

不悔今生有此行。

这首小诗是张仕通驻村时所写。一年下来,他笔耕不辍,写下多首诗作,堪称一部脱贫攻坚的个人“诗史”。

在山村基层工作,难有诗和远方的浪漫与潇洒,却总有一分风雨无阻的坚韧、一分脚踏实地的作为。在紫金县敬梓镇甘田村,有一位“诗人书记”写下诗篇,在纸上,在地上,在村民心里……

甘田村*支部召开全体*员会议研究精准扶贫发展工作

深圳巴士集团*委副书记纪志龙(中)入户慰问贫困户

河源市民*局局长王爱平到甘田村调研扶贫工作

台风来袭,张仕通(中)冒雨疏导群众

“仕通书记,你现在当官了,我是你兄弟知不知道啊,你老爸我叫阿叔。”

怎么突然跑出一个兄弟来了?第一次见到39岁的李东锋,张仕通感到有些奇怪,但只要有群众来访,他总是笑脸相迎:“好啊,兄弟啊,请坐。”

“兄弟,大家都有老婆,就我没有,你扶什么贫啊,为什么不给我安排一个?”

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话,让张仕通变得严肃起来。经过了解,他才知道李东锋患有精神病,而且越来越严重,家人已经分户而居,任由他每日流离浪荡。

这样的病人,必定贫困无疑。帮助李东锋脱贫,不是“找老婆”的问题,而是治好疾病。张仕通按*策把李东锋纳入民*服务对象,同时与医院沟通,争取到免费治疗。如今,李东锋恢复状况趋好,不日即可出院回家。

真心真情帮扶群众,群众自然会对扶贫干部产生信任和信赖,这是张仕通在扶贫工作中最真实的感受,“根据我们的了解,贫困村民致贫的状况是各种各样,我们就是要因人施策,针对性地解决好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甘田村地处紫金东面,省道S敬梓段贯穿全村。通过进村入户,全面摸查,张仕通了解到甘田村存在的问题: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贫困户致贫程度深、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村民整体素质不高、经济收益单一、产业发展氛围不浓。

深入掌握村情民情后,张仕通经常与村委书记、帮扶队长商量扶贫对策,沟通脱贫良方。经过不断探索,不断调研,不断学习,“摸着石头”慢慢就找到了感觉,“目前我们把贫困户脱贫、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变村容村貌、做好民生实事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方向。”

方向已明,便撸起袖子。一年来,甘田村通过入股工业园方式,为村集体收入每年稳定增收4.5万元;鼓励“有志村民”先后成立6个农村经济合作社种植三红蜜柚共多株,丰产期收益可达1万元/亩以上,四年后基本可以保障全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未来,我们还要实现产业帮扶的全面开花,无论是对相对贫困户还是一般村民,只要有利于形成村级产业,有利于推动经济增收,有利于贫困户脱贫的项目,我们就坚决去做。”张仕通说。

张仕通陪同深圳巴士集团领导到老*员家中边忙农活边拉家常

深圳巴士集团对口帮扶甘田村爱心助学活动现场

医院“精准扶贫送医下乡”活动现场

张仕通是一位“诗人书记”,更是一位“思路书记”。结合甘田村实际,他制订了“三个五”发展战略,即是贯彻“五线合一”、凝聚“五股力量”,创新“五种脱贫方法”。

贯彻“五线合一”,是把“短期经济脱贫发展线、中长期经济脱贫发展线、长期经济脱贫发展线、固本强基发展线、辅助壮大功能发展线”这五条线合为一块,共奔目标,合力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

凝聚“五股力量”,是将“贫困户自力更生、*员带头示范、合作社带动引导、村两委激励鼓劲、帮扶单位资金支持”五股力量凝聚起来,共推贫困户增收脱贫。

创新“五种脱贫方法”,意思是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贫困户自主创业法、大户散户联合拓展法、“特别”帮扶法、全面开花法等五种帮扶方法,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全力保障贫困户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是一项*策性、系统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张仕通看来,第一书记、村委书记、帮扶队长这“三驾马车”是精准扶贫*策具体执行者,是前沿阵地的“战士”,必须同心同力同向。一年来,三人牢牢抓住“有事好商量、把事商量好”的工作基调,在理清思路上加强沟通,在制定措施上形成共识,努力打造甘田村的脱贫“铁三角”。

在帮扶单位深圳巴士集团的全力支持下,如今的甘田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盏路灯改建完成,4个垃圾堆放点投入使用,甘田小学得到了修缮……一年来,这个曾经平静的小山村变得异常热闹:爱心企业来到这里开展助学活动;医院到这里开展义诊、农村种养技术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甘田村有了更多的活力,也多了一分发展的动力和希望。

早迎薄雾入田庄,

夜聚茅屋话奔康。

胸有千言求致富,

因人而异订处方。

风雨兼程竞朝夕,

上下同心百果香。

创业艰辛多苦乐,

谁笑扶贫不担当。

一年间,张仕通依然笔耕不辍,依然挥汗如雨。在紫金县敬梓镇甘田村,有一位“诗人书记”就是这样写下诗篇,在纸上,在地上,在村民心里……

甘田村委会组织村民进行种植三红蜜柚技术培训

甘田村村道及路灯改建情况

年6月6日,甘田村民委员会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向上滚动阅读

张仕通扶贫笔记

(节选)

(一)

当前也有很多贫困户属于“从前富裕现在贫”的类型,意思是从前富裕或是因为祖上留有基业,或前期创业顺利率先富裕,但为何也会变成贫困户?原因很多,但有一点就是自律意识又不强,还染上譬如*博、酗酒等恶习,荒废了家业事业,直接导致贫困。

(二)

第一书记的责任主要在于“做什么”,要把握好大局,认真做好谋划发展的工作;村支部书记的责任主要在于“怎么做”,要负起主体责任,紧紧依靠群众落实好具体工作;驻村工作队长的责任主要在于“怎么帮”,要把握好“会理解、会汇报、会变通”,更好地成为贫困村和帮扶单位领导无缝连接的纽带,争取最大的认同和支持。

(三)

驻村一年,第一书记角色特殊,按照要求主要职责就是“抓*建、抓扶贫、抓稳定、抓发展”,实际工作当中,精准扶贫工作是用心用力最多的地方。第一书记离家百里到农村去,吃住在村,忙里忙外,唯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勤劳奉献的本色,才有可能把精准扶贫工作*策贯彻到群众手中心里。

(四)

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扶贫*策,*治上,铁了心跟定中国共产*;工作上,铁了心做个先公后私;生活上,铁了心做个严于律己。戴着钢铁头盔,穿着钢铁衣服,订出钢铁纪律,练就钢铁臂膀,全身上下都是钢铁,基本为“钢铁人”。

(五)

十一点二十分,关灯,闭目而卧。

迷糊中,脚似乎有点痒痒的,时而左脚,时而右脚。根据经验,我判断肯定是有蚊子来“光顾”。农村的蚊子是多一点,狠一点,这个我知道,忍了、认了、习惯了,但这也实在太早了吧,现在才十一点多,这几个山蚊却这样迫不及待了,让这些习惯性“献血”的人们究竟要忍受多久才能熬到天亮啊?

(六)

驻村以后,我的思念变多了,不仅思念父母老婆孩子,还会思念城里的月光。

驻村以后,走家串户多了,不仅是在上午和下午,而且还在中午和晚上,看人家好吃饭的时候我们就去走访了。

驻村以后,嗓门变大了,每次走进农户家门都要大声喊叫,否则那些痩狗会越叫越凶,没有人喝止得住。

(七)

门坪之外,是一个宽敞的稻田地,黑夜里,什么都看不见,只有远处有零星灯火。斟一杯热茶,静静地品尝,便可以享受这里的安逸,如果你能静得下来,整个世界全部都可以是你的。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

广东省扶贫办南方杂志社联合主办

统筹丨戎明迈执行丨李焱鑫运营丨刘树强

系列报道

李德刚:人到,任务到,心更要到

李*: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德山:走进深山,是为了走出贫困

钟汉宏:这个最美揭西人来自他乡

邓波群:唱好脱贫攻坚的客家新歌谣

林晓丹:一位80后母亲的驻村故事

邢华龙:整村搬迁,*正村走进幸福时间

韩志勇:这个群主不简单

郑晓峰:金光大道上走出“村长伯伯”

伊江林:“小鲜肉”也有大作为

梁音:做好人,不做“老好人”

王培忠:饶平柘林的海风最提神

曾庆辉:带头吃苦才配得上这个头衔

陈光:从“白面书生”到“乡镇干部”

林炎勇:让几十年的“饮水难”终成历史

侯广勇:“三地分居”为“大家”

古新标:援非归来的驻村人

彭彬:我是一名“番薯哥”

郭朝明:妻子临产,我离开了家

覃朝阳: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杨小帆:新点子走出新路子

孙凯*:总书记的接见,鼓舞我前行

谢云峰:“敢啃硬骨头”的葛坪村“设计师”

梁劲:用知识改变贫困乡村的命运

李云华:土地就是“农垦人”的家

张剑峰:从“县长”到“村长”

钟培敬:人到了村里,村就在心里

翁如萍:咱村来了女书记

张俊峰:沧海之旁出桑田

冯永成:扶贫十五年,我无怨无悔

张武龙:“问题导向”是脱贫攻坚的钥匙

特稿:南方杂志笔下的“最美第一书记”,省扶贫办主任为他点赞

致敬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官!

致敬第一书记!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多少位第一书记,就有多少座被改变的村庄,就有多少个动人的故事。

讲好一个故事,树起一面旗帜。欢迎各省直、地市组织部门提供先进人物报道线索,也欢迎各界人士推荐或者自荐。在这里,您可以针对穷根子开出药方,可以发布求助信息,可以充分阐述对脱贫难点的思考,把您的心里话,和我们、和读者倾诉、分享。

联系邮箱:nfdysj

.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仕通ldquo诗人书记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