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唐代行吟诗人的创作历程
TUhjnbcbe - 2021/7/19 14:59:00
白癜风精细化诊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1/6298380.html

一、前言

S.、P.、P.三件敦煌文书,抄录多首唐人诗歌。其中S.与P.可缀合,P.虽不能与之缀合,但属于同一写本无疑。王重民(《伯希和劫经录》)、项楚(《敦煌诗歌导论》)、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三位先生先后对其加以研究。

图1从左至右:王重民先生、项楚先生、徐俊先生

图2从左至右,《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伯希和劫经录》、《敦煌诗歌导论》、《敦煌诗集残卷辑考》

二、诗集抄本正背面的内容和次序

据徐俊先生的整理本,三件文书共计31首诗,正面全为诗钞,计27首,P.背面有4首,写在两通书札的后面,所有诗均为一人所抄。其实,S.+P.亦有两通书札,至少和P.第一首书札的作者是同一人,即“河西都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弘文馆校书郎何庆”,第二首署名不清,视字体也应当是同一人所书。而且,P.第二首书札署名处,钤有“河西都防御使印”,因此这应是唐代河西都防御使府的官文书。据敦煌、吐鲁番文书的通例,钤有正式官印的一面,是文书的正面。但法国国立图书馆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均将文字比较整洁的诗集一面当作正面(r.),而把书札一面当作背面(v.)。事实上,书札一面应当是先写的正面,而诗集一面则是背面。故此我们将前人习惯指称为正面的诗集改作背面,书札所写改作正面。之所以这样强调原本的正背关系,因为这和诗歌的创作和抄写密切相关。

先录P.+S.、P.正面的文书如下,并提示文书纸面上的附加文字情况。因为现在文书编号的各残片是人为撕碎的结果,从原件来看,基本上是原来的一张纸写一首书札,中间为纸缝。

P.:(前缺)

[第一首]

1改年。伏惟欢□[

2感庆兼极。孟春犹寒,伏惟

3判官尊体动止万福。即日□(小字人名)

4宁觐蒙恩,未由展

5贺,但积瞻依。谨奉状,不宣谨

6[]

S.:

7正月一日河西都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弘文馆校书郎何庆状

8阁下

9判官

谨空

(按,“阁下”前开始写《甘州》诗,至本叶纸缝处止。第2、3行间有“尊体动止万”,为后人习书。)

………………………………(纸缝)

[第二首]

1不审近日尊体(?)与雅□何似,伏惟

2俱遂惬适。

3春(?)以过深,景□稠沓,兼□示

4盛制,辄成吟讽,如扣琳琅,永为筐

5笥之珎,复仰波澜之大。其于倾

6叹,不废梦*。颖悟未期,咏恋徒

7积。因人勿恡芳示,继(?)更有状。伏惟

8[]

9]庆状

(按,状文末行前,有别笔所写诗题,似为“寄友人”,末行上即抄诗文,有“成调”、“三年作信留诸”、“甘州”等字样,但十分模糊。又,第2、3行间,写诗句“英灵有异人间事,□日封公五凤来”;第4、5行间,夹写“退浑王姓达翁”。)

……………………………(纸缝)

[第三首]

1伏以运在□尧,印应周正。伏惟

2判官景□惟新,应时纳

3庆,未由□□,□□精□勤,伏□

4昭察,谨状。

5都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弘文馆校书郎

6都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弘文馆校书郎何庆状

(按,文中行间也有个别文字,不录,其中“重阳”二字与下面第四首后面抄写的第一首诗题相同,或许本来想在此处写起,但后来放下未书。状后有别笔写诗文,字迹极其模糊不清,即使面对原件,也未能录出完整文句,只有“有眼不见”、“中微”等字样。)

……………………………………………………………………(纸缝)

[第四首]

1窃以道途迢遰,艰阻是常。

2窃以道途迢遰,艰阻是常。

3判官绝地当官,请俸甚尠。凡过八节,

4乞不远驰信礼,惟垂信鉴。谨状。

5□状(名字上钤“河西都防御使印”)

(按,状文后即别笔写《重阳》、《自述》及阙题二首等诗四首。)

图3P.信札(图片来源:IDP)

图4S.河西都防御判官将仕郎何庆信札(图片来源:《英藏敦煌文献》第10卷)

图5P.河西都防御判官将仕郎何庆信札以及诗四首(图片来源:IDP)

状文的第一、三首有“河西都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弘文馆校书郎何庆”的完整署名,第二首署名部分与别笔诗文合在一处,似乎原本就没有写前面长串的职衔,而只署小字“庆”。第四首署名部分也和诗句混在一行,可以确定没有署衔,而署名也不够清晰,但似乎不是“庆”字,从上面钤有“河西都防御使印”,也可能是另外一人,即都防御使本人,状文的口气也不一样。从内容上来看,第一、三、四首都是寄给一位判官的,主要是遇到年节时的问候起居状;而第二首没有提到寄给何人,内容大致是接到对方寄来的诗篇,“辄成吟讽,如扣琳琅,永为筐笥之珎,复仰波澜之大”,回信致谢夸奖,后仅署名而不及职衔,可能对方是何庆的挚友。还有第三首的职衔处和第四首的第一行,文字都有重复,因为没有错字,不像是草稿写错再写的情形,或许是书札做废后的习书。由于第一首有“正月一日”的时间,第三首有“周正”即十一月的字样,所以暂置P.+S.于前,P.于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每首书札的后面,都有别笔所写的诗文,少则一首,多则四首,有的文句还写在书札的行间,据徐俊先生的看法,这些诗文的字体和书札不同,为另一人所写。书札的文字工整、行款平缺都很严格,但诗文则非常潦草,有的诗句也不完整。不论从文字的外观,还是从诗文中保存的原状文的文字来看,诗写在书札之后。此外,这些诗都没有抄写到与之相黏的下一张纸上,这表明原本各张书札用纸是分开的,书札作废后在书札后面空白较大的地方写诗,以后大概是因为要连续抄写背面的诗集,才把一叶叶书札用纸黏连起来,形成一个长卷。这样看来,各书札的黏连可能是随意性的,现存的情形不能代表各书札写作时间的先后,从内容似亦无规律可循,因此我们把S.+P.放在前面,P.随后。

由此可以推想,这些书札由何庆或其他人寄给某位判官后,判官把他们当作了作诗的草稿纸,他的诗作曾寄给何庆,何庆回信深表赞赏,所以第二首虽然没有提到判官,我想也是同一个人物。由于这些书札是他寄给比人,因此这些诗的作者并非何庆其人。

背面诗集的文字抄写工整,诗题往往占一行,低四字书写,只有个别诗题是低两三字书写于上一首诗的句子后面。诗句起首都是顶格书写,一首写完,大多不接写下面一首。不少诗句和标题都有改订,改订的字迹与正文相同,是作者本人的修订。在纸缝的地方,诗句连写,表明纸卷是先黏连,然后再抄写诗集的。与正面书札后的诗文相比,背面诗集的文字工整刻板,但不论从诗文内容还是从运笔的体式看,正背诗歌都出自一人之手,说明背面的诗集的作者应当就是正面书札的收受者和诗歌的创作者,即某位判官。

正面诗文写作潦草,或许是这位判官随手作诗的草稿。背面则是一个誊清稿,当然还不是最后的定本,因为上面还有修订。正面的诗歌均未见于背面的诗集,推想这本诗集要比目前保存的部分篇幅要大。

三、作者蠡测——翁郜及其生平

关于诗集的作者——某判官,我们也做一点推测。

前面提到P.+S.、P.诗集抄本的正面所写几首《河西都防御判官将仕郎试弘文馆校书郎何庆状》和P.《中和四年(?)河西都防御招抚押蕃落等使翁郜牒》都钤有“河西都防御使印”,因此,翁郜是个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代行吟诗人的创作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