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江南水乡嘉兴,早已草长莺飞;多公里外的若尔盖,依旧大雪纷飞。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四川省若尔盖县人民*府办公室副主任兼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第一书记(挂职)、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综合行*执法局正科长级干部王全华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
王全华(中)
从南湖畔来到青藏高原,从红船起航地来到红*主力曾走过的草地……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连接起了同样拥有“红色基因”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和嘉兴市南湖区,让来自南湖畔的扶贫人走上了新“长征路”。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来自嘉兴的名干部、人才像格桑花一样开遍若尔盖大草原,为若尔盖脱贫摘帽铺路搭桥,助力若尔盖贫困发生率从原先的11%降为0%,让若诗若画的若尔盖彻底远离贫困。
作为第一个来到若尔盖县挂职的援建干部,在王全华眼中,扶贫之路虽远,行则必至,脱贫摘帽虽难,做则必成,“作为红船旁的*员,我们带着初心使命来到若尔盖,就是要在若尔盖这片大草原贡献脱贫攻坚南湖力量。”
王全华(右)与记者(左)合影
01
出发,去若尔盖
日光刺眼、草原广袤、雪山未融,蜿蜒的道路似乎没有尽头……年4月8日,王全华从成都出发经过7个小时的颠簸,终于进入若尔盖大草原。
在若尔盖县班佑乡国道边,中国工农红*班佑烈士纪念碑雄伟挺拔,上面书写着“胜利曙光”四个大字。这里,正是红*三过草地中最艰苦、最悲壮的地区之一。
抵达县城时,若尔盖蒙着一层金色的余晖。
时任若尔盖县府办主任的胡毅热情地接待了王全华:“你可是第一个来挂职的浙江干部。”一顿便饭接风洗尘后,王全华来到了宿舍,里面是一张床、一个沙发、几把椅子。
把女儿的照片放在床头,王全华便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援建是盘桓在心中多年的想法,但是接下来怎么做心里实在没底。两个小时的时间悄然而逝,黑暗和寒冷逐渐淹没他。
但行前路,无问西东。从公安和行*执法一线成长起来的王全华,骨子里有着迎难而上的坚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既然来了,就要把扶贫工作做好。”
第二天,若尔盖下起了大雪。踏上若尔盖县府办副主任岗位,王全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下乡,用双脚丈量这片“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草原”。因为王全华心里着急,只有摸清了若尔盖脱贫攻坚的主要情况,才能对症下药。
同时,他也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尽快融入当地:“没有当地人民的支持,我们就像海上漂浮的小舟,只有把挂职当任职,彻底融入当地,才能有效开展工作!”
风景优美,但是环境恶劣;资源丰富,但是产业基础薄弱;百姓质朴,但是和外界交流少……虽然,被称为“云端天堂”的若尔盖美得惊心动魄,但是美景的背后却是一顶根深蒂固的“穷帽”。
若尔盖县只有8万余人,面积平方公里,相当于24个南湖区。王全华仅用半年时间就走遍了当时若尔盖的18个乡镇1个牧场。这样的效率着实“惊”到了当地干部,因为许多人往往要用一年才能走完这些地方。
如何帮助若尔盖“拔穷根”?王全华首先想到的就是产业扶贫。
语言不通、风俗不同、高原缺氧等难题没有难倒王全华,有了目标的他每天像上足了发条,去当地唯一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阿坝藏羌文化大观园》,认真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但主动和当地工作伙伴聊天,还和身边的牧民打成一片;面对高原反应的不适,他也努力克服……
“路冲断了,他就下车步行到村里;洪水来了,他就赤脚蹚水过去。”若尔盖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大寒从年开始就扎根若尔盖。三年来,王全华跟着李大寒走访了不少地方。
若尔盖沼泽地多,危险异常。去年8月,占哇乡遭受水灾,王全华和李大寒一同前往,没想到洪水把路淹了。两人步行了3个多小时才到。李大寒只听到王全华重重的喘气声,却没听到一句怨言。
“我们就是一家人。”李大寒认可地感慨,“嘉兴干部缺氧不缺精神,是来干实事的。”
王全华让当地干部群众看到了嘉兴干部的工作作风,也为两地交融搭建了桥梁。
三年来,援建队伍越来越壮大!年4月28日,援建干部童伟强也来到若尔盖,挂职若尔盖县委常委、副县长。年6月8日,又一批援建干部、人才抵达。源源不断的嘉兴力量融入若尔盖的基层、医院、学校……他们和当年的红*先辈踏上了同一片草原,同样满怀信仰、义无反顾。
02
携手,“飞出”产业
如今,在若尔盖县城东面,紧邻着国道线及后期的城西铁路若尔盖站,规划面积亩的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拔地而起!
跨越多公里,在南湖区凤桥镇,“南湖-若尔盖”飞地产业园已经投入运作,整洁的园区、转动的机器、忙碌的工人奏响了产业新篇章。
一东一西,两个产业园就像两颗交相辉映的明珠镶嵌在两地。
短短三年内,有了两只“下金蛋的母鸡”,这是若尔盖县东西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祁建华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祁建华可以说是和援建干部接触最多的人,嘉兴援建干部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让祁建华深有感触。
“离开产业谈发展就是空话,我们要给若尔盖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动能。”王全华感慨,南湖区与若尔盖县的交流合作在两地*府的支持下不断加深。
不仅“输血”,更要“造血”!援建干部们一方面着手建立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则从当地资源禀赋出发培育产业。
筑巢方能引凤,扶贫产业基地的建设快马加鞭。一条宽阔的道路贯穿园区,一间间厂房雏形初显,扶贫基地从无到有,已经有4家企业确定入驻,从事中药材加工、牛肉深加工、牛奶加工等。嘉兴对口援助的万元,每一块钱都用在实处。
若尔盖县伟麟高原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康麟望着即将竣工的厂房信心满满,入驻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后,企业厂房从原来的4亩扩大到20多亩。
去年受疫情影响中药材价格猛涨,但康麟还是坚持以原价将药材供给生产防疫抗疫用品的企业。
“每次有困难就能得到援建干部的帮助,危急时刻我们也要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康麟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小愿望”,要在若尔盖打造全国最大的贝母生产基地。
扶贫产业基地投入运行后不但可以壮大本地产业、解决更多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基地厂房租金收益的25%将用于补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企业税收收益的25%则将用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若尔盖冬季漫漫,一年只有6个月可以施工建设。在若尔盖产业导入式“造血帮扶”,无法短时间内产生效益。
如果在嘉兴建设园区,再反哺若尔盖,是不是能够更为快速地“造血”?事实证明,无论是怎样的“奇思妙想”,在造梦的嘉兴,都能成为现实。
年6月,若尔盖县*府与南湖区*府签订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地区产业合作协议,共同规划建设飞地产业园区。“逆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投资的传统扶贫模式,一片属于若尔盖县的“飞地”在南湖区现身。
年12月31日,“南湖—若尔盖”飞地产业园开园。一家家市场前景好、收益稳定、成长性高的企业入驻飞地园区,园区奏响澎湃的发展之音。
来自若尔盖的川妹子杨柳负责招商引企的工作,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因为在南湖的每一分付出,最终都会让若尔盖的同胞受惠,而且她在这里积累的经验将来还可以用到本地的产业园区。
年6月,飞地产业园按照承诺兑现了万元首期固定投资回报,已有余名贫困人员在教育、医疗、小微创业中受益。园区三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82亿元。
在“飞出去”和“飞进来”之间,南湖和若尔盖携手探索创造了“奇迹”。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助理赵辉表示,作为“造血式帮扶”的“升级版”,“飞地经济”实现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全产业要素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双向交换。
“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后,年将迎来乡村振兴的起始之年。”赵辉说,包括“飞地经济”在内,更多的东西部协作创新模式将助力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防止返贫,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03
扎根,振兴高原
长征中,中国工农红*一、二、四方面*三大主力皆由若尔盖县出川入甘,若尔盖县是四川省境内红*三大主力唯一共同走过的县。在这里,当地老百姓曾无私支援红*,在这片“红色的草原”书写壮烈史诗。
阿西镇茸夺巴村离著名的巴西会议会址不远,村里有人,其中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王全华和同事们走访发现,村里很多人连汉语都不会说,只能守着几亩田种点青稞,偶尔种点油菜。村里有一套捐助的榨油设备,却没有利用起来。
高原温差大,出产的菜籽油更为香醇,但是本地需求量有限、运输成本高,最关键的是没有固定的销售对象,所以并没有量产。
扶贫,贵在精准。王全华在小小的菜籽里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王全华申请资金帮助他们扩建厂房,同时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嘉兴的牛丫头食品有限公司来到了若尔盖,技术人员指导村民先进的榨油技术,企业以高于市场价“订单式”收购所有油菜籽,并将产出的菜籽油销售到嘉兴等地。
一个现代化的榨油厂运作起来了。
52岁的俄尖原本是这个村的村干部,现在他换了一个新的身份——榨油厂负责人,专心带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
每年4月中旬种下菜籽,9月底收割,到次年1月就能把菜籽榨完。俄尖算起了账,原先村民一亩地能收获斤青稞,每斤只能卖1.2元;现在一亩地能收获斤菜籽,每斤能卖3.2元,贫困户每斤还能卖到3.4元,平均每户增收五六千元。
作为扶贫车间,榨油厂榨油的时候招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来工作,每天能给元的工资。
“工厂是风吹不走、太阳晒不化的,大家赚到了钱,把门牙都笑出来了。”俄尖看到王全华,热情地为他戴上哈达,竖起了大拇指。
“赶紧把高原菜籽油的QS认证办出来,这样菜籽油就能上网店了。”碰到俄尖,王全华反复叮嘱,“村民脱贫了,不但不能返贫,还要过上更好的日子,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质朴的若尔盖人热爱着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有了发家致富的“金钥匙”,大家干劲十足。更有年轻人看到了发展的机遇,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上来。
在若尔盖,索郎当周、扑尔洼甲和足巴甲3个大学生一起创立了诺尔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事牦牛绒的加工和销售。
牦牛全身都是宝,但是过去整个阿坝州都没有专门进行牦牛绒精细加工的企业,牧民家里的牦牛绒往往以每斤3元的低价卖掉。索郎当周、扑尔洼甲当了多年的老师,足巴甲原本在成都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他们毅然辞职回乡创业,就是希望能够带动家乡的特色产业。他们的收购价是原来的10倍,激发了牧民收集牦牛绒的热情。
从一开始只能制作围巾,到后来帽子、包、大衣等琳琅满目的产品研发出来,他们的牦牛绒产品深受顾客喜爱。
去年疫情期间,企业销售出现了问题,索郎当周主动走进县*府找到了王全华。王全华当天就去企业调研,拍下了牦牛绒的照片发回嘉兴,又将样品寄给嘉兴多个服装企业。最终,雅莹集团和他们达成合作,收购了10吨牦牛绒,今年还将增加,由牦牛绒研发的衣服也已经在嘉兴生产出来。
看着诺尔央越做越大,王全华发自内心的开心。脱贫攻坚战已经获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就是产业兴旺,若尔盖需要这样朝气蓬勃的产业。
“希望有更多的若尔盖青年能够在高原上实现梦想。”王全华和索郎当周约定,好好做大本地产业,企业壮大后入驻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带动更多人致富,“他们的路还长着呢。”
04
奋斗,同一个目标
嘉兴科技城,企业林立。昨天,在嘉兴华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来自若尔盖县红星镇冻卡村的那么泽里熟练地操作着电脑,控制着机器运转。他的妻子帮么塔和二女儿泽让机同样忙碌着。
泽让机今年就要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了,如今正在实习期。在她的儿时记忆中,为了给外婆治病,一家人卖光了牛羊,还欠了许多外债,于是父母辗转各处打工。年开始,父母通过东西协作到南湖区就业,每人每月能赚多元工资,生活才渐渐有了起色。
“我的姐姐泽巴措和弟弟索郎郎如都在四川警察学院读书,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泽让机说,毕业后要回到若尔盖建设家乡。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那么泽里也坚持让儿女上学,他总是对儿女们说:“没有文化就没有出路,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有用的人。”而他自己也以身作则,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学习汉语。
赚了钱回到家,不少亲友也希望跟着他出来赚钱。作为*员,那么泽里二话没说,带着父老乡亲一起出来打工赚钱。
去年和今年春节后复工,这些普普通通的牧民享受到了免费包机。为此,大女儿泽巴措写了一封感谢信,真诚地感谢每一位免费送父母去打工的工作人员。
这封信被四川省阿坝州委书记批示:“外出务工行为,增加收入、开阔视野,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些年来,南湖区的企业每年都会到若尔盖实地招工,若尔盖的百姓走出若尔盖不但赚到了钱,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技能、开阔了视野。
两地还创造性地开创了“劳务结合工学模式”,就是让若尔盖的学生到东部就业,同时利用周末学校送教入企开展学历提升教育,并由原先技师学院中专学历提升扩大到现在嘉职院大专学历提升。落实若尔盖籍学生到浙江就学就业三批次共36名,月均薪酬元以上。
从年寥寥无几,到现在不断有老乡咨询如何去嘉兴打工,越来越多人去嘉兴学到了技能赚到了钱,又带动更多的亲友出门打工。
90后泽仁夺吉曾经到南湖区接受创业培训,回到若尔盖后开了一个合作社,还开办了一个劳务派遣公司,希望让更多的若尔盖年轻人出去学点本事,过上更好的生活。
掌握了一技之长的若尔盖人,不但能够安身立命,也能回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各类人才的回归,才能让若尔盖接续发展。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让每一个普通的若尔盖家庭都能够幸福美满,同样也是王全华最大的心愿:“若尔盖老乡就业就学的机会越多,致富的机会也就越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全华每天从早到晚都被工作填满,只有晚上9点半他会把事情都放一边。
“亲爱的爸爸,今天忙不忙呀?”离家三年,女儿王欣桐从一个初一学生变成了高一学生。每天一个古灵精怪的电话,是他生活的一抹亮色。
每一个援建干部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家庭。老母亲今年72岁了,王全华不能像以前那样侍奉左右。妻子许小红是嘉兴吉水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他们结婚快20年了,王全华一直忙于工作。
“他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是他迁就家人、关心朋友、专心工作,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许小红说,她相信丈夫在若尔盖一定会工作得很出色,唯一担心的就是他的身体,“就希望他身体健康,趁孩子还没长大陪陪孩子。”
这些年他先后获得“南湖区担当作为好干部”、阿坝州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年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突出贡献奖、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所有奖状他都送回了家,给妻子保存。
05
情深,第二故乡
“我们要巩固好脱贫成效,继续推进乡村振兴。”
“在我援建工作结束前,一定会把收尾工作做好……”
在若尔盖县*府一楼,王全华的办公室门口挂着“副主任办公室”“浙江对口支援和东西扶贫协作办公室”两块牌子。
援建的多个日夜里,若尔盖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眼见援建工作接近尾声,王全华反而更忙碌了。
嘉兴援建干部的优良作风换来当地百姓的“厚爱三分,高看一眼”,同样,当地干部和百姓的淳朴善良、坚毅勇敢也感动着援建干部。
去年冬天,一批支教老师回嘉兴。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有学生和家长自发送别老师,为他们献上哈达。事实上,每一次送别老师,总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王全华常常为这动人的场景红了眼眶。扶贫更要扶智,3年里有39位嘉兴老师来到若尔盖,他们不仅为孩子们上课,也为老师们带来更先进的教学理念。
每年底,同事们一起梳理年度工作成果,总要通宵好几晚。去年底,梳理到最后一天的时候恰好是一位秀洲援建干部的生日,大家奋战到凌晨3点,复核了所有材料后,为他过生日切蛋糕。那些台账如今整整齐齐地码在王全华办公室的书桌上和书橱里,是他们在这里携手奋斗的痕迹。
他还推进了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的*群服务中心建设,在曙光社区和红光村建设基层*建和社会综合治理的样板地。让“红船精神”在若尔盖能够更全面地展示,也让“红船精神”和“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王全华在若尔盖展现了红船旁*员干部的工作风采。”同为挂职干部,童伟强对于援建工作中不为人知的坎坷更为了解,这三年来,王全华不但出现在嘉兴援建若尔盖的每一项工作里,而且每次都不折不扣完成任务,“比如我们建设园区,没有先例可学,但是王全华很好地联系两边,开阔思路,打破观念束缚,让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若尔盖县委书记泽尔登,更是对嘉兴的援建干部赞誉有加。在他看来,嘉兴的援建干部真情投入、真抓实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在若尔盖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嘉兴援建干部带来了资金、项目、技术支持。”泽尔登说,若尔盖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而且嘉兴的援建干部总能迅速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把*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让基层群众对各级干部有了更深的了解。
扶贫之路,亦是新时代的“长征路”。走上这条路的扶贫人,要有扶贫的勇气,更要有扶贫的情怀、智慧和毅力。在王全华看来,他只是嘉兴援建团队中的普通一员,在若尔盖的每一个援建干部都倾尽了全力,而在援建干部的背后,更是所有嘉兴人民的热情支持。
昨天,走在若尔盖的街头,宽敞的街道、靓丽的街景,多民族建筑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汉族、藏族、羌族等各民族的市民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格外鲜艳夺目。遇到熟悉的老乡,一句“扎西德勒”是最亲切的问候。
王全华想把这样的场景深深地烙印进自己的眼里、心中,不论将来身处何方,若尔盖永远都是他的“第二故乡”。
分享、在看与点赞
美丽南湖,与你共创
来源
读嘉新闻记者*烨
摄影
区传媒中心周明
编辑
倪力张钰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