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乡王坛,最忆王坛
//
王坛人的过年:客气!
不知你留意没有,今年有一个视频很火,名字叫“心乡王坛,最忆王坛”,描述了江南的一个桃花源。也许陶渊明当年的描写真是应了此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坛,本叫*檀,亦称*潭。前者以树而名,后者以潭得名。更有记载为王坛,因禹舜时期的祭坛而留名。
这是一个青山绿水掩映下的小地方,但越来越被江浙沪的人们所认识,特别是上海人。上海人很精明,总是不断地寻找他们的后花园。在富春、余杭、临安、安吉……渐渐成为他们周末的乐处后,如今他们纵深寻找,王坛这个江南旯旮被他们发现了,每个周末总有大巴车开进这“深山冷岙”。
这当然有个渊源,上世纪七十年代,王坛出了个“大老孙”,出山乡,走上海,带着一批家乡人,勇闯上海滩。几十年的奋斗,王坛人在上海有了一片天地。于是乎,亲带亲,邻帮邻,王坛人还带上海人来这天然氧吧做戏客。
/.
也许你觉得这与我所拟的题目无关紧要,其实缘由是因一件小事而起。刚刚过去的秋天,一个在上海创业的王坛老乡带着几个上海客人来王坛做戏客,看到这绿油油的山水,见到这活蹦乱跳的家养鸡,他们想买这里的山*鸡,结果有人说你们必须先吃饭才可以买鸡,又到了一个景点,问当地人有什么出点,结果围观的人瞠目结舌。王坛的故事不会讲,诚朴的乡情又丢了,让带客来的人情何以堪!又是一个春节来临之际,上海客人、外地客人是一定要来的,他们是本着我们乡村过年的氛围而来的,就像前几年丹家过大年一样,都有外地客人的参与。如果我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是不是有所愧意?所以,我们得说说王坛人以前是怎么过年的。
//.
远方的人属于远方
远方属于远方的人
我所知道的王坛人过年习俗,大多与绍兴平原一带差不多,年前的准备工作是杀猪宰羊,酿酒抓鱼,年糕粽子,豆腐千张,擦洗门窗,缝补洗衣……
廿三夜是第一个节点,家家户户送灶司菩萨上天。据说,这一天,灶神上天回娘家,向玉帝述职,汇报家主一年情况,到除夕这天,再回凡间。于是,这一天,家人都慎小谨微,不能多说一句话,恐怕灶神传错话,这个在绍兴是有传说故事的。因为灶司菩萨是吃素的,送灶司菩萨上天是不需要什么鸡鸭鱼肉的,只要几样素菜和水果即可。
第二个节点是请菩萨,就是说“谢年”。这个以前往往是大人家的事情,因为十分讲究,从准备的东西到仪式都有各种规矩的。现在请菩萨又开始盛行,也许是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因素。
年内这段时间,最忙的是准备年货。我记得小时候年内是一定要去一趟嵊县的将岸桥赶集,买回一些年货,特别是藕这东西我们山里人家是没有的。但各地赶集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如丹家方向的就是去崇仁镇赶集。青坛方向的酒流向平水了。年内还有一个就是家家户户都“掸尘”,就是高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老老小小齐上阵,然而帖上春联,挂过灯笼。
大年三十,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分岁”,用酒菜饭与水果祭祖先,燃稥点烛,太公太婆,列祖列宗,一一轻默,吃得着,管得着,保佑新一年顺风顺水,平平安安!祭祖后,合家欢聚,除了鱼不能吃以外,均可以食之,这就是所谓“三十日夜的吃”。年夜饭后,大家要“守岁”,灯光一定要是最亮的。长辈会给小辈“压岁钱”,这个时候,孩子们嬉闹,大人们坐在一起,嗑嗑瓜子,讲讲空话,而女人们准备正月初一早餐,一般都是汤圆与年糕,山里人不吃饺子。到了十二点,大家一起燃放炮仗,叫“关门炮仗”,当然,过了十二点就是“开门炮仗”了。
正月初一,父母在孩子的床头都放好了新衣服、新鞋袜。孩子们起来后换上一身的新,这就是所谓的“正月初一的穿”。下床后,一定要轻手轻脚,来到堂前,拜一拜祖像,喝一口糖水,以示新年甜甜蜜蜜;来到灶间,吃汤圆与年糕,以示“团团圆圆、年年高升”。饭后,有的会有父亲带着去宗祠拜祖,有的会去叔叔伯伯家里拜年!正月初一,整天不动刀斧,不扫宅地,不倒垃圾,不洗衣服,早早吃夜饭,早早落睡。
初二到初八,俗称“做人客”,就是走亲戚的一个时段。一般先走新亲、近亲,如外公外婆、丈人丈母亲,娘舅亲等。后走远亲,如姨娘、表兄(弟)表妹(姐)等更远的亲戚。有句老话“新亲热哔哔,老亲挂上壁”。当然,与任何一个地方一样,“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街头无人问”。
“做人客”是有讲究的,必须携带糖糕、果品等“回货”。如去长辈家,必须是白糖、荔枝、桂圆或枣子等高档礼品。去看望平辈,若平辈已有小孩的,则携带香糕、饼干、糖果之类就可以了。也有背几根甘蔗、挂个“回货”这样的行头。拎几瓶“加饭酒”作为礼品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了。这些“回货”都是用大草纸包裹成前阔后尖的斧头包,包上放一张印有南北果品等字样的红纸。客至,主人先点心后主餐待之,还必须回送一定的礼品。一个正月下来,亲戚之间,来来往往,有可能你第一天送出去的礼品包,转来转去,最后还是回到了你这里,到后来礼品包都是破损了的,有的还变味了。
王坛人的正月还分上七与下八,就是在初八前一定要把至亲,即新亲与近亲走完,初八开始才走其他的亲戚。特别是初八前,各个村庄里还会请越剧“小家班”或绍兴大班演出,叫“做戏文”,也是便于客人集中,一起方便接待,既省钱又闹热。
很早以前正月里的待客,一般是十碗头,有扣肉,扣鸡,冻肉,煎鱼,油豆腐,炒什锦等。大部分家庭是用自己酿制的米酒,配以小巧玲珑的酒盅招待客人。堂中里的客人,早中晚各家挨着招待,困难一些的家庭会招待早餐。客人来了,无论迟早,都要先吃“点心”,四个或六个盘头的“过口”,两盘或四盘的点心。让客人喝酒是一门艺术,要勤着斟酒,客人说够了够了,主人还是要再斟一次酒。对于小客人,要给予在衣服的袋里放进去足够的瓜子花生这类的“口头货”,“压岁钱”自然根据亲疏分量定多少。还有一个留宿的习俗,尽量让客人要过夜,整洁的房间,清洁的棉被,把客人安排得定定当当。
至于元宵节,王坛人不是十分讲究。正月十四,各家晚饭要吃年糕汤,也叫“亮眼汤”。以后几天,就慢慢地淡化了,一般人家开始翻耕土地种植马铃薯,如果是年里春,勤劳人家会在年内就种下。几个高山村,因为气候的关系,还会“做戏文”,重新再热闹一番。
当然,王坛人的过年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的。解放以前,地方家族文化盛行,以宗族为单位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如“房头酒”是其中之一,无论婚丧嫁娶都应筹办的。春节前后,宗族内的请吃也是少不了的。社会上穷富总是存在的,这对于穷人家是一种压力。在文革期间,与很多地方一样,提倡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那过年的色彩就显得苍白了许多。
如今的王坛人,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与城里人一样,物质十分丰富。重点是王坛的乡村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舜王庙的虞舜文化,陶隐岭、孙家岭的古道文化,上王的书法艺术文化,东村的梅文化,都是值得传统文化爱好者去探究的。王坛,更是一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那一个风和日丽,那一片竹影摇曳,那一幅烟雨朦胧,那一缕炊烟袅袅,那一湾溪水潺潺……因为有青山绿水,因为有乡土风情,因为热情好客,所以王坛人的过年更加有味道!
王坛人特别的客气,一定要去王坛过年哦!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及网络)
//
孙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