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甯氏头条十分钟读完三千年甯氏史
TUhjnbcbe - 2020/12/7 10:42:00

极简甯氏史

甯志强

/前言/

甯氏,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于春秋初期姬姓卫国,距今已有年历史。据权威统计数据,截至年5月,全球甯氏已有约多万人。本文试图将纷繁复杂的甯氏历史及人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转述,也许只有这样,能让甯氏文化更容易被族人所认知,进而才能谈得上传承下去。既然是简史,所以尽量做到简明扼要,概括地介绍甯氏重要历史人物及重大事件,并撷取其中的亮点,以期读者对甯氏历史文化能有一个系统的大概了解。/春秋战国/

甯氏的远祖是周文王。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将商朝灭掉之后,将殷墟一带分给他的弟弟姬封(史称“卫康叔”),从而建立了卫国。

▲卫康叔姬封,画像

西周晚期,卫国第十一位国君卫武侯姬和,在位时期施行康叔之*,增修城垣,兴办牧业,卫国*通人和,百姓和集。

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失信于诸侯,犬戎攻破镐京,幽王被杀。姬和率卫国之精兵强将,与晋、郑、秦等国联合,协助周平王平息了叛乱。因镐京残破,迫近西戎,故周平王东迁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周平王登基后,对姬和感激不尽,将卫侯姬和的爵位晋升为最高的级别“公”,史称“卫武公”。

▲卫武公姬和,画像

周朝的分封制:周王将土地分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给子孙、功臣。由于第三代不能冠姓,必须冠氏,从而产了许多新的姓氏。甯氏也因此产生。

卫武公将甯邑(在今河南获嘉、修武境)分封给他的小儿子季亹,他的子孙就以甯为氏。

春秋,是一个战火纷飞、百家争鸣的大时代。春秋时期各国士大夫在纵横捭阖中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甯氏在春秋卫国的时候权力很大,九代人都担任卫卿,掌管着卫国的朝*。世系如下:季亹-顷叔-甯跪-甯静-甯速-甯俞-甯相-甯殖-甯喜。史称“九世卿族”。

▲战国赵国史书《世本》,清秦嘉謨辑补

甯跪是历史上第一位姓甯的人,他趁卫惠公讨伐郑国之时,与公子泄和公子职发动*变,拥立黔牟为国君。十年之后,齐襄公会合宋、陈、鲁、蔡共五国之兵,一同护送卫惠公伐卫复国,甯跪只能逃往秦国。

卫懿公沉湎玩鹤,因而遭亡国之祸,甯速受命于危难之际,极力支撑残局,先后辅佐三任国君,最后完成复兴大业。而在这时,另一支甯氏也在齐国扎根,继而繁衍成“齐郡甯氏”。卫国人甯戚怀才不遇,不满庸君卫懿公当*,跟随商人赶着牛车到了齐国。在齐都城门时,齐桓公正在外出。甯戚一边喂牛,一边敲着牛角唱起《饭牛歌》:

"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单布短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齐桓公听了后,觉得他定非凡人,于是带回宫中详谈。甯戚向他论述了治国匡天下的道理。齐桓公见他果然是个人才,十分喜悦,拜为大夫。甯戚因而成为齐桓公智嚢之一,辅佐他成就霸业。

▲齐桓公举火爵甯戚,天津杨柳青古版年画

齐桓公去世后,晋、楚争霸,卫国屡遭祸乱,饱受欺辱。卫成公被晋侯囚禁,卫卿甯俞在国君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使其转危为安。连孔夫子也赞扬他“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甯俞在乱世能挺身而出,这种担当是世人不及的。

卫献公在位时,倨傲无礼,不得人心,被逼逃亡齐国。甯喜世袭卿职,其父甯殖临终告诫,他对献公被逼逃之事,深感不妥不安。献公流亡12年后,计谋回国复位,甯喜为遂父嘱遗愿,以献公承诺“*由甯氏,祀则寡人”为信,助其复位。然而,献公言而无信,终因不能容忍甯喜专权,授意亲信诛杀甯喜,卫国甯氏世族就此消亡,散落八方。

战国时期,赵国农民甯越觉得种田很辛苦,于是问他的朋友:“怎样才可以摆脱这种辛苦呢?”他的朋友说:“只有读书。读上三十年就能有所成就了!”甯越说:“那我就用十五年来读书吧,别人休息时,我不敢休息,别人睡觉时,我不敢睡觉。”十五年后,甯越成为了周威公的老师。甯越因此在后世成为勤学成材的典范。▲《吕氏春秋》,四库全书版

/秦汉魏晋/

六国归秦,秦建立帝制,修长城,书同文,车同轨。但因统治残暴,至秦二世时,各地诸侯国纷纷起兵,攻占秦的郡县。史书上记载“东阳甯君”与秦嘉一起立景驹为王,并与秦国猛将章邯在荡县激战。另刘邦还曾派遣魏国人甯昌出使秦地,但没等甯昌回来,章邯已经率*投降了项羽。

有学者考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任嚣领兵征服南越,并从中原迁徙50万人到岭南定居戍守,与当地越人杂处。据说,广州出土的赵佗南越国板瓦及陶片上,已印有“甯”字,应该是秦末汉初有甯氏踏足岭南的见证。

西汉元帝时史游《急就章》一书,已将甯氏列为汉代常见的姓氏之一。两汉魏晋时期,提拔民间人才分别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而甯氏作为春秋以来的世家大族,也有资格进入被考核的行列。

汉朝经过高祖至景帝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即位时已经缓过劲来,开始对匈奴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当时卫青为大将*,因攻打匈奴有功,武帝对他的赏赐非常多。有一次汉武帝赐给他千金。甯乘劝说卫青,建议以所得千金献给汉武帝宠爱的王夫人,来取悦汉武帝。卫青听从他的计策,献出五百金给王夫人为礼物,汉武帝问卫青,卫青以实相对。卫青因此更为汉武帝所倚重,甯乘也被任命为东海郡都尉。

甯成,西汉南阳穰县(今河南邓县)人。为人好使气任威。景帝时任济南都尉,后迁中尉,因为不畏权贵,执法严酷,宗室豪强都畏惧他。汉武帝时徙为内史,因罪入狱,逃归故里。他说:“为官不到二千石,经商赚不到上千万钱,就没有资格夸耀!”于是他靠借贷租赁了陂田千余顷,转手以更高的价格租赁给无地的贫民,数千家农户加入他的农庄。

几年后,赶上汉武帝大赦天下,甯成的罪被免了。此时他已经积累到几千万规模的财力。甯成掌握着地方官吏的不法犯罪把柄以作要挟,每次出行都以数十骑士相随,他在南阳的权威已经超越了太守。后来甯成被任命为关都尉,官吏们都说:“宁肯看到为幼崽哺乳的母虎,也不要遇到甯成发怒。”但后来义纵上任南阳太守,甯成被查办抄家。

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匈奴连年征战,再加上天灾不断,致使国库空虚,朝廷出现财*危机。国家没钱,富豪们却拥有巨额财富,这让统治者深感威胁。所以,汉武帝决定向地方豪强开刀,这样不但可以迅速聚敛财富,又少伤及普通百姓。义纵之所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甯成铲除,应该正是得到朝廷的授意。

▲《汉书》,武英殿二十四史本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代巴蜀地区曾出现许多义烈之举,对儒家思想的宣传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东汉的甯叔是广汉郡人,与好友张昌共同在太学(最高学府)学习。张昌被河南豪强吕条所杀。甯叔杀了吕条后,向河南的司法部门投案自首。司法部门将这事向朝廷秉报,汉顺帝赞许他的义勇,因此赦免了他。

东汉和平年间,平滦甯茂玉任新安刺史,其子廷用,于灵帝建宁二年卜居安徽陵阳,居香池里(县衙旧址),遂为陵阳始祖。自此以陵阳为中心,繁衍播迁,绵延年,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南北朝、隋唐五代/

南朝时,齐地被北魏吞并,部分甯氏外迁河北、山西、安徽、岭南等地。其中一支在桂南地区世袭剌史,显赫地方百余年。

岭南甯氏始祖甯逵,冀州临淄人,南朝梁、陈连任刺史。他和子孙立足安州(今广西钦州),开发北部湾,经历漫长艰苦岁月,披荆斩棘开疆辟地,竭尽全力为*一方,继而拥兵自守。

▲甯逵,铜像,广西灵山,岭南甯氏宗祠

甯逵之子甯猛力,世袭父职安州刺史,为开发原始山区,他不畏艰险深入土著溪峒,动员峒民下山编户入籍。同时派出胞弟甯宣配合,东起大廉峒,西至西原蛮,分头拓展辖区,陈后主授甯宣为合浦郡太守。

隋灭陈后,甯猛力曾经一度拒不入隋,而隋兵又因瘴*阻碍未能进入广西南部山区,致使隋朝一时未能统一广西。直至开皇十七年,朝廷派遣令狐熙担任桂州总管府(今桂林市)总管,兼督十七州诸*事。

令狐熙到任后,实行广施思泽和以诚取信。首先,他亲自写信给甯猛力,诚恳地提出与他交朋友;猛力母亲有病,他又派人送去药物。于是甯猛力大为感动,亲自去到桂州总管府谒拜令狐熙,表示愿意接受隋朝约束。

甯猛力归附隋朝之后,广西西南部各溪峒的少数民族首领相率归附。由于甯猛力在隋朝统一广西工作中有功,隋文帝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安州刺史、安州诸*事、宋寿县开国侯等荣誉和职位。

▲《太平御览》,四部丛刊本

甯猛力在谒拜令狐熙之后,又要求与员外散骑侍郎何稠一起入京朝见隋文帝,以表他归附隋朝的真心诚意。何稠见他病重,劝他先回安州,约定在八、九月间,再到京都相见。何稠班师返京后,向文帝启奏猛力意欲随同进京朝见之事;文帝听后,对何稠不带猛力同来大为不满。

当年十月,猛力病卒,文帝获悉后抱怨地对何稠说:“汝前不将猛力来,今竟死矣!”何稠安慰文帝说:“猛力与臣有约,假如身死,当遣子入侍。越人性直,其子必来。”猛力临终前,果然对其子甯长真说:“我与大使有约,不可失信,汝葬我讫,宜即上路。”后来,甯长真就在当年冬天入朝,隋文帝接见时喜出望外,高兴地对众大臣说:“何稠著信蛮夷,乃至于此!”于是让甯长真袭钦州刺史。

猛力次子甯贙,隋大都督、正议大夫,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声播百蛮。甯贙与其兄长真在隋大业年间,率领本土水、陆部曲,随同欢州道(今越南义静省)行*总管刘方,南征林邑国(今越南平治天省),经过一番激烈的海、陆战斗后,长真等于同年四月攻入林邑国都,国王梵志逃避出海。长真等在其国都刻石纪功后班师回朝,林邑国王随后遣使至京都面帝谢罪,并从此朝贡不绝。

《隋正议大夫甯贙碑》至清道光六年秋,被钦州村民发现,视为文物珍宝。后因战争爆发,村民怕有遗失,于是将碑移至沙坡村挖土埋藏,长达20余年之久。年,村民重新挖出此碑,几经辗转,现该碑藏于广东省博物馆,被誉为“粤冠之首”。《隋正议大夫甯贙碑》拓本因其极高的书法价值,已进入中学书法教材。

▲《走进岭南书法》七年级,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

甯宣之子甯纯为越州刺史、合州刺史,善抚众,能以诗书教其宗人,民俗向化。第四代甯璩,承袭父职刺史、都督。甯纯的侄子甯道明任越州刺史。第五代甯道务,历任爱州、郁林,新州、封州刺史。甯氏家族在当时的钦廉地区(现在的粤西、桂东南地区),自南朝陈宣帝太建元年至唐中宗神龙二年的多年间,“五世七刺史”,割据称雄一方。以致《广东通志》等古籍有载:“南海以西溪洞,自汉晋以来,甯族最大。”

▲岭南甯氏宗祠,广西灵山

隋唐钦州甯氏,在唐中宗时期由盛而衰。唐中宗神龙二年,钦州甯氏家族的根基地(今钦南区久隆镇一带)遭受毁灭性的大捕杀。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武则天把唐中宗岳父韦玄贞一家流放钦州,后来,韦玄贞在钦州忧郁病逝。钦州甯氏家族豪酋甯承基兄弟两人,欲乘机强娶他的两个女儿为妻,玄贞妻崔氏坚决不答应,承基等人便杀死崔氏及她的四个儿子,仅剩两个女儿侥幸逃回京师。

二十二年后,唐中宗复位,为报岳母之仇,命令广州都督周仁轨,率领官兵二万人,到达钦州,执斩甯承基兄弟两人,以其首级祭拜崔氏墓,并捕杀住在那里的甯氏族人及其兵丁、家奴等。据说当时有一些甯氏族人逃避躲入钦州湾,也被周仁轨带兵乘船出海搜捕,直至“杀掠殆尽”才止。

▲《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电子版

隋唐岭南甯氏的足迹,还到达了今越南一带。现属越南的古交州、爱州,自秦代以来,与钦州、越州、罗州连为一体,同属岭南地域,且与甯氏紧密相关。隋代甯长真、甯贙兄弟率水陆部曲远征林邑(今越南平治天省);唐代爱州(治所今越南清化)刺史甯道务从王师平叛李嗣先部将丁建,克复敌巢宋平(又名陞龙,今河内);唐代镇南都护府(治所宋平,今越南河内)副都护甯龄先,著有《合浦珠还状》。今越南仍有寧氏,或与甯承基兄弟事件及甯龄先有关。

唐朝钦州甯氏家族的著名人物,还有甯氏历史上第一位进士——甯原悌。他在武则天时中进士,后来被任为谏议大夫兼修国史。据古籍记载,唐玄宗审阅他所修史稿,见直书李建成、李元吉被唐太宗所杀的事,便晓谕说:“白马求卿,*金赎罪,以为如何?”原悌回答说:“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季友鸩杀叔牙,虽然太宗不得已杀掉建成、元吉,这也是他们自取灭亡罢了。”因此得罪玄宗,于开元八年“忤旨去官”,被罢官还乡。但原悌由是名声“益震于天下”,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

▲《粤大记》,明万历刻本

唐僖宗中期,中原战乱,百姓南迁,甯氏大多迁往两湖及云贵。播迁地域广阔,衍派趋于庞杂。

僖宗广明年间,*巢起兵,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甯赓与弟甯衮统乡兵进行抵抗,守饶、歙二州。官至御史大夫。

河南荥阳族府君甯幹于隋仁寿二年,出任湖南衡州郡司马,被尊为湖湘始祖,被视为“南宗肇基”。至元末形成衡、邵、祁“三阳派”。三阳派是湖南甯氏主脉,分布于衡阳、邵阳、祁阳,集中于隆回、邵东,播迁于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

▲司马祠,湖南衡阳

甯太四,唐末生自西蜀,于五代后梁时为建武郡守,唐昭宗侍御史,昭宗被杀后,弃官居江西南城。五世东昭,北宋时殿中侍御史,迁任江西饶州刺史,后治守昭武*(今南城盱江),卸任后定居南城。东昭后裔甯念三,南宋绍兴二年随舅从南城入闽,以*功授建宁武尉,族人现已遍及闽赣湘浙粤等地,远徒马来西亚。

/宋、元/

公元年赵匡胤陈桥兵变,代周建宋。周世宗柴荣第五子“曹王”柴熙让担心宋太宗加害,从隐居地彰善里携子少婴南逃避祸,经金陵逃吉州,来到庐陵彰华(今江西永丰县藤田镇)老圩村,甯姓老妪收留他为义子,后裔因而改为甯姓。分迁江西宁都、抚州、崇仁、宜*、乐安县、南丰;广东韶关、英德;湖南郴州、桂阳等地。

宋朝崇文抑武,完善科举制,甯氏有学问的文人,也得到重视。甯智,宋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举乡贡进士。通《五经》,在绛州授学,其德行学问,为时所重。宋哲宗元祐年间,哲宗问枢密副使王岩叟是跟谁学习,王岩叟回答说学于“河东甯智先生”。

北宋皇帝喜欢书画,甯氏也出现知名画师。宋代画家甯涛,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师从北宋绘画大师范宽,画作多为关右(潼关以西)的风景,以精雅著称。

唐谏议大夫、进士甯原悌的七世孙甯宗乔、甯宗谔,分别于南宋绍兴十八年、二十四年分别考中进士。甯宗乔官至参*、甯宗谔官至通直郎。曾任钦州教授的南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诸甯今为大姓,每科举尝有荐名者。“

▲《岭南代答》,南宋,周去非

两宋时期,因统治者大力推崇,道教盛行。河南开封府人甯全真为南宋初东华派创始人。灵宝派道士田虚真和王古因见灵宝阁皂宗教风不振,遂将道法传予全真,希望他另立名目,以开创灵宝新局面。后全真不负所望,经过若干曲折,终于开创了东华派。

甯时发,河南人,南宋绍熙四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出知吉州,解组于永新洋江,卜居莲花瑶溪神泉。后有分支迁湖南邵阳,融入三阳派而称莲邵系。时发七世孙甯道可,元延佑时来自江西永兴,传26世,成三阳旺支。清初因“湖广填四川”,后裔有迁往川渝等地。

▲甯时发公及妣*氏十四娘纪念碑,江西莲花

金灭辽后,即有意南下灭宋。金太宗以宋收留平州之变中辽将张觉违反宋金协议为由,于年发动金灭宋之战。金兵入侵宋金交界的蕲州的时候,郡守李诚之问谁能共同守城,部下都惊惧无人敢应,只有蕲春主簿甯时凤站出来说:“见危授命,臣子大节,临难苟免,吾不忍为。”甯时凤为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进士出身,后死于战火之中。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蒙古派遣大*南侵。

甯玉,元初著名将领,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膂力绝人,从忽必烈渡江有功,升百夫长。后攻襄樊、灭南宋,累官镇国大将*、浙西道都元帅兼沿海上万户。甯玉长子甯居仁袭甯玉爵位,后官至昭勇大将*、左*上万户,曾奉忽必烈之命远征爪哇国,俘其国王而归。

▲甯玉画像,《古圣贤像传略》

宋未元初,有一支甯氏由吉州赴衡州及古祁阳。吉州团练使承义郎富义公后裔万二郎、万七郎兄弟四人同赴祁阳,一为元帅守衡阳,后为祁阳、衡阳甯氏之祖,有后裔甯良、甯钦;一为祁阳县丞,后致仕落籍攸县,为今楚攸甯氏之祖,有后裔甯调元。甯良、甯钦、甯调元本文还会介绍到。

▲南宋吉州、衡州、永州地图

甯龙跃,字起渊,原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元朝进士,先任广西兴安县尹,后任化州路石龙县(今广东省化州市)县尹。元至正十八年辞官避乱,隐居石龙县塘梧村。后裔分布粤桂闽琼,已超十万人。

▲甯龙跃文化纪念馆,广东吴川

山西稷山甯氏始祖甯嗣忠,祖籍山东章丘甯家庄,生子信远、次远,次远生秉让、秉直二子。元末避祸外逃,外逃途中,相互辅助帮衬仍无以为生,只得分而走之。分手时,为了便于联络、找寻,兄弟相约“遇西而落”,于是秉直定居于稷山西位村;秉让则落户于陕西合阳新池乡西王庄。

/明/

明初,甯氏出现一批将领,因*功而得到封赏,并逐渐形成名门望族。

甯正,安徽凤阳府寿州(今属安徽)人,为朱元璋摩下元帅韦德成义子,因冒其姓,义父殁后袭职,沉着有胆略,随朱元璋征讨四方,屡以征战北元、西番建功,并屯田数万顷,兵农饶足,擢陕西都指挥使,洪武九年诏复原姓甯氏,此后镇守四川云南,降服诸蛮之乱,授右*都督府左都督。

甯从道,安徽宁国人,因佐明太祖开国有功,封镇国将*、光禄寺大夫,戍边海河,拓建天津卫。生五子,长、次分居山东蓬莱大甯村、小甯村。永乐二年携老三、老四迁天津,燕王“扫北”时,从道奉调海河开荒戍边,跑马圈地,后成当地名门望族。

甯从善,北直隶通州人,于彭城前卫所从事。二世甯宽,明初靖难之变时,为燕王朱棣立下汗马功劳,永乐元年官羽林前卫指挥同知,“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永乐四年诰封怀远将*。三世甯端,世袭“指挥同知”,于明宣德十年调任河南都司颍川卫,始定居颍州(今安徽阜阳)。后成阜阳“八大家”之一,曾有“颍州甯半城”之说,已历六百余年。

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官方组织大规模移民,在山西省洪洞县设局,以贾村大槐树为征办点,强迫当地人离乡背井,分散到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个省市,后有少量转迁滇黔川新及东北等省。而今大槐树系甯氏,分布于河南三门峡、洛阳、洛宁、偃师、郾城、扶沟、沁阳、南阳;河北涿州、香河、石家庄及邯郸一带;陕西临潼、潼关、武功;山东巨野、平原;江苏徐州、丰县、沛县;以及北京、天津、*、黑龙江、甘肃武威等地。

▲山西洪洞大槐树

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一些颇有作为的甯氏官吏:

甯钦,湖广衡阳(今属湖南)人,明代官吏。正德时为御史,谏武宗南巡。又奏革吉王府渔税,定递马之制,减带征之数。

甯良,今湖南祁东金兰桥人。明正统十年乙丑科进士,升行人首,迁刑曹,任浙江参*、广东按察使,累官至浙江左、右布*使。任期能振扬*纪,均赋节役,为人所称颂。

甯嘉猷,河南考城(今兰考县)北关镇甯庄村人。明万历十四进士,历任湖广石首县知县、山东诸城知县、湖广*州府同知。致仕,家居二十余载,杜门谢客,手不释卷。当六旬时,父母俱存,尝作小词,命瞽者歌之,以娱亲,积久成帙,自题曰《睡时漫兴》。

甯承勋,大兴人,明天启举人,自礼部主事考选御史,官至大理寺右寺正。崇祯十年任巢县知县,爱民如子,设谷赈饥,民赖以活者甚众,勤*敬业,疏河筑城,功德卓著,大受士民尊称与爱戴。当他被选为朝廷御史巡抚广西离任之际,衙吏士民夹道拜送,并自动集资为之建筑生祠,纪念其德并祈祝安福。

重庆市彭水县新田乡马峰村,有一座古老的甯氏祖居。曾任明朝云贵巡抚的甯茂哲,祖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长乐里乐秀乡,正德五年卸任时途经彭水岩滩翻船失印,只得滞留彭水,辗转定居苦竹台,以伐木为生。后来在茂密森林中发现一座废弃的院落,有房屋七八幢,可容数百人居住,四周围墙已被树木掩蔽。院后有一口流淌不断的泉水井,水质清凉,每天早中晚各涨潮一次,故名三潮水,于是定居于此生息繁衍,至今已有五百多年。

▲彭水元代民居,《重庆晚报》

明崇祯初年贵州动乱,甯氏高、龙、贤三兄弟,随黔宁王自鲁入黔招讨,甯高出任乌撒卫(今宣威城)前所千户。明末清初时局不安,三人隐居北门外甯家院,至乾隆后期定居西泽乡。后裔繁衍为今云南宣威甯氏一脉。

▲甯院内景,云南宣威

众多甯氏支系在明代迁徒岭南创基立业。如:甯宗斌在明朝出任南宁知府,宗斌子甯英为永淳知县,后裔主要分布广西横县。明洪武年间甯维朝任福建漳平知县,传至三世迁广西廉州合浦,甯进琏任合浦县正堂,子嗣定居浦北小江。甯元吉、甯元庆、甯元茂、甯元盛四兄弟于明天启初年入粤,迁居信宜怀乡三德村。明邑庠生甯园兰由南雄珠玑巷迁居广州,后复迁四会马岗铺,后裔分布广东四会、广宁、罗定。甯绵远于明正统年间自江西吉安府庐陵珠玑巷迁广西陆川榕江堡扫杆坡(今广西陆川沙坡镇)开基。甯凤山于明中叶后期迁广西陆川榕江堡周村开基。

/清/

明末清初,因战乱饥荒,造成蜀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之败景。满清*府发起“调湖广填四川”的移民*策。“湖湘三阳”及湖北麻城孝感甯氏大量入川,散居于绵竹、什邡、广汉、彭州、简阳、渠县等地,川渝甯氏现已有近十万之众。

康乾年间,还有山东、河北、河南之甯氏,随“闯关东”潮流进入东北地区,并有福建沿海甯氏入迁台湾,山西甯氏入迁内蒙,陕西甯氏入迁甘肃,等等。

辽南甯氏始祖甯九德,于清顺治年间由山东闯关东到东北,落户于辽宁海城小码头。康乾时期入籍“镶*旗”,自此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地位不断提高,其后裔现已散播东北三省。

在清代,甯氏也出现身居高位的汉人官吏:

甯完我,辽宁辽阳人,清初大臣。天命间辽阳陷落,被俘入后金为奴,后隶汉*正红旗。皇太极授为参将。后抚明朝百姓,主张仿明制,访六部、言官,又献灭明之策,皆被采纳。顺治时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大臣、太傅兼太子太傅。任修纂《明史》总裁官等。

甯之凤,山东宁阳人,顺治三年进士,历任任河南知府、陕西按察使,兼陕西重藩布*使。康熙皇帝封他为“太师太宰德翁”,赠太子太保。

甯兰森,河北乐亭人,清嘉庆已卯科举人,由郎中任甘州(兰州)知府。兰森长子甯曾伦,道光庚子科进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升江苏(后改浙江)按察使,文武兼职,署理全省治安,代理布*使,居省官第二位。咸丰十年,太平*陷城,曾伦阵亡,朝廷封其家世袭云骑尉。

▲甯曾纶进士履历,《清代硃卷集成》

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天井源乡尧坊村,建有两座船屋,分别为间和36间。建造这两座船屋的主人为甯泰贞、甯泰元兄弟,建造时间约在清道光、咸丰年之间。据专家初步考证,船屋主人及船屋与明末清初在中国民间兴起的神秘会*——“洪门”(天地会)有着密切联系。船屋极有可能是“洪门”秘密联络、聚会、居住、结社之地,负有特殊使命。

▲南城尧坊船屋

/民国/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确立了共和*体。但不久又进入*阀割据混战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年,新中国成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民国这个三天两头打仗的大时代,甯氏也出了不少人物,尤其是在*界。

甯武,辽宁海城人,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志士。早年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中华革命*。孙中山委派其为联合张作霖的代表,并任粤*总司令部工程处少将处长。解放后历任辽宁省人民*府副省长、*协辽宁省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甯武

甯调元,湖南醴陵东富人,清末民主革命志士、南社诗人,留日期间入同盟会。萍浏醴起义失败后被清兵截捕,在狱中作词诗多首,人称“囚徒诗人”。民国成立后,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后因参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所杀。有《太一遗书》。

▲甯调元

甯协万,湖南善化(今属长沙人),法学家,华兴会、同盟会会员。参与萍浏醴起义,失败后东渡日本。年回国参加武昌首义。民国时任南京临时*府驻葡萄牙公使,北京*府海*部总长。后在大学院校执教,并编写史料和法学著作。

▲甯协万

甯可风,广西灵山县人,在香港做新闻记者时,因发表*论受知于十九路*总指挥兼广东省主席陈铭枢。曾参加东江讨伐陈炯明战役,后调任国民革命*总*治部科长。后被委任为灵山县县长,时年28岁。继而任合浦、钦县的县长,颇有*声。解放初任灵山县人民*府顾问。

民国商界名人,有天津传奇富商甯星普、爱国华侨甯祥雨等。

甯星普,原是直隶青县(现属河北沧州)人,早年在天津经营出口草帽辫子而发家,曾到英国讨债震惊英女王,声名鹊起。后受聘为英商新泰兴洋行买办。年,天津商务公所成立,甯星普受直隶总督委派担任总董,后改任天津总商会长。老天津的甯家大院、甯家大桥、甯家房子、甯家花园、甯家圈都属于甯星普的产业。

▲甯家大院,天津市南开区

甯祥雨,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山东平度新河镇甯家村人。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创办新源公司,先后在当地参加华侨组织,发起筹办华侨学校。他身居异国,却一直不忘祖国和家乡,年,他和其他华侨一起集资,在平度新河办了“山东华侨中学”。年,印尼当局掀起反华浪潮,甯祥雨被捕,逝于狱中。

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甯氏也涌现了许多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

甯贤文,湖北省大悟县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3纵队8师师长,第四野战*40*师师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和攻克锦州的战斗,参与并指挥了保卫本溪、四保临江、攻占四平等战役。建国后任40*参谋长、副*长。参加 战争并指挥了多次战斗。回国后任高级防空学校校长、湖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兼*委、湖南省*区副司令员。年被授予少将*衔。

▲甯贤文将*

此外,还有大批为革命牺牲的甯氏先烈,如赣东北特区苏维埃*府主席、皖南苏维埃*府主席甯椿生;中共鄂南*组织部长甯崇溪;陕西省华县东阳乡何家村苏维埃主席甯景俞;陆川县第一位中共*员,中共广西地委委员甯培瑛;延安“鲁艺”机关*总支书记、中央社会部内部情报工作人员甯振邦……

/后记/

在广东吴川的甯龙跃公文化纪念馆,高悬着一方横额牌匾,上书“俞戚遗风”四字。

“俞”,指春秋卫国大夫甯俞,也被尊称为甯武子,他在卫文公这个明君当*时,在史书上几乎无事迹可见;而在卫成公这个不靠谱的君主当*时,史书上却记载了他力挽狂澜,竭力保护被囚禁在京城的卫成公,凡是饮食之类,必先尝试,阻止了卫成公被晋侯*杀。最后用计攻取了卫都,使卫成公顺利回国复位。

在当时乱世之际,看起来卫成公将国家都失掉的时候,甯俞却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周旋其间,殚精竭虑,不避艰险,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冒风险的傻事,是愚笨的做法。但甯俞却一往无前,勇于担当。他的忠心耿耿、大智若愚,已千古传颂。圣人孔子对这种“愚”都十分赞赏,认为这种“愚”恰恰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戚”,指春秋齐国上卿甯戚。甯戚从卫国到齐国,饭牛而歌。齐桓公慧眼识人,与甯戚畅谈后准备重用。但群臣却提出异议,说这个人的底细不太清楚。他是卫国人,卫距离齐只有五百里,不如派人去调查一下。齐桓公说:“不必了。去调查,总难免知道他的一些小毛病,因为一些小毛病而掩盖他的大优点,恐怕会使我失去天下的贤才。人无完人,小毛病在所难免,我们就权且用他的长处吧!”于是拜甯戚为大夫。

而甯戚也没有辜负齐桓公的期望。他任齐国大司田,致力于开垦农田和兴修水利,把滨海的许多盐碱地改造成了良田,并大兴渔盐之利,使齐国成为当时最富庶的国家;建议齐桓公选贤任能,广开言路。甯戚因其贤能而名闻当时的诸侯各国,他与管仲等人尽力辅佐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岭南甯氏,对于“甯”字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认同,并称之为“用心戴顶”——在其位,忠其事,并且要做到最好!甯俞、甯戚这两位先贤的事迹,正体现了这种甯氏精神。

在年初新冠病*肆虐之际,甯氏许多医务工作者,却义无反顾,写下请战书,积极投身到抗疫前线,他们的事迹,已经记录在“甯氏头条”

1
查看完整版本: 甯氏头条十分钟读完三千年甯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