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芦山县公安局清仁派出所创新警务模式打造
TUhjnbcbe - 2020/11/17 0:05:00

芦山县公安局清仁派出所是一个城乡接合部的派出所,地处芦山县经济开发区。


  

随着芦山县纺织产业的发展,全县90%的企业落户于芦山县经济开发区。截至目前,规模以上企业32家,在建大中型企业8家,而各种涉企矛盾也伴随而来。另一方面,清仁派出所辖区双石片区山林较多,各种历史遗留林权纠纷问题凸显。


  

面对实际,清仁派出所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创新警务模式,打造警企联动"经济开发区警务模式"和警民联合"双石山区警务模式",助力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清仁派出所用实际行动切实为身边的企业、百姓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有效解决了企业、百姓的烦心事。

●"警企联动"助力打造川西纺织产业园区●


  

来自乐山的曾琴是芦山县经济开发区一家纺织企业的职工。"晚上出去散步随时看到警车都在,很有安全感。"曾琴表示,有了警察在身边,感觉很安全。
  不仅是曾琴,在园区上下班的女职工们都感觉安全感满满。原来芦山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多为纺织企业,用工大、女工多、人员复杂、安全生产隐患等级高,针对这些情况,清仁派出所一一作出化解措施。
  "园区里纺织企业较多,女职工也多,企业下班时间大多在夜晚七八点,有时甚至更晚,此时天已黑。"清仁派出所负责人介绍,于是派出所在女职工上下班路段进行警车巡逻,提高见警率和警灯闪烁率,成为夜间女工"护花者"。
  如何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针对日益增多的涉企矛盾,清仁派出所将辖区40家(32家投产、8家在建)规模以上单位进行分片,打造工业区警务室1个,更好地为园区企业服务。
  此外,由40家企业推选警企联络人5个,建立健全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分片民警定期在企业警务室驻点,对辖区企业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努力做到做到"小矛盾不出企,大矛盾不出所"。截至目前,共排查各类涉企矛盾纠纷9起。
  "定期的安全排查,企业有问题打电话到派出所都及时帮助处理……"园区里一家纺织企业董事长吴秀莲表示,"警企合作"的方式,让企业的营商环境、投资软环境向好,同时也促进了园区经济的发展。
  "警企共化矛盾"、"联动"防范安全隐患、定期座谈、做好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的管理……清仁派出所采用"警企联动"的警务模式,助力打造川西纺织产业园区。


  

●"双石山区警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十几年前,芦山县双石镇的村民王青(化名)与邻居王华(化名),因林地边界的问题发生多次冲突纠纷。事情一直闹到人民法院,当年法院判决后双方按照执行庭划分的界限进行了林地的确认,但并没有实际性的用物理屏障分清双方的界限。
  由于当时的树木刚种下去,树都是小树,双方也就没有为争夺树木而争执。时间飞逝转眼11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现在已经成材,达到了可以采伐经济林的标准。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沉封多年的林地纠纷再次爆发。
  多次的调解,依然没有一个结果。于是,清仁派出所联合当地镇*府、司法所、法院等多部门到实地为两家人划分边界。一个半小时的山路路程,上路崎岖,有的地方甚至需要大家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往前走。但当年的地形地貌已发生很大改变,图纸已不再实用。
  情、法、理相结合,几经波折的调解,终于划定了一条明显的山沟界址,在多部门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类似的林地纠纷,清仁派出所时常要遇到。清仁派出所双石片区山林面积达10万亩之多,占辖区总面积的77%,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木材价格也应声上涨,辖区各种林权纠纷问题凸显。
  面对实际,清仁派出所充分发挥"枫桥"经验,主动联系双石片区镇、村、组干部及国土、林业、司法等职能部门,运用"流动调解室",将涉林矛盾纠纷调解会开到纠纷现场,在林场内、在山地间,指着标志物、残损界,将双方的矛盾一点一点化解。年以来,清仁派出所接到涉林纠纷报警15起,处置15起。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因林权纠纷引起的"民转刑"案件。
  此外,双石片区90%为山区,最远的村组到派出所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不少群众下山办理户籍业务十分不便,特别是山区的孤寡老人、因住院不便出行的病人等特殊群体更是不便。
  对此,派出所民警将警务室"流动"起来,不再等着群众上门,民警带上各种拍照采集设备,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办理户籍业务,将群众办理好的身份证亲自递到他们手中,今年以来,清仁派出所民警上门为辖区特殊群体共办理二代身份证20余张,送证上门余人。

 

记者:李晓明

编辑:邵也蘋

审稿:程普、高菲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芦山县公安局清仁派出所创新警务模式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