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基型内存明年或上调40%,高端内存产品明年一季度最高涨价8%
最近利基型内存(SpecialtyDRAM,又称特制内存)的价格率先大涨,现货急单价格已经上涨10-20%,接下来的年报价还会逐步上涨5-10%,明年Q3季度旺季价格甚至有望大涨30-40%。
利基型内存是一种特殊内存,主要用于各种嵌入式、消费电子市场,相对来说比较低端,而且占全部内存份额约为10%左右,远不如PC/服务器内存、移动内存重要。
目前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三大内存芯片公司都在减少利基型内存生产,然而越是如此,利基型内存价格波动反而要比主流内存更大。
另据TrendForce发布的12月预测报告显示,尽管Q4DRAM内存芯片在PC、服务器、移动端、消费级等领域依然呈现下滑态势,但年Q1将大概率会迎来上涨。实际上,DDR2、DDR3、GDDR5等存量产品已经出现价格反弹。
数据显示,服务器DRAM、GDDR6显存、消费级DRAM等明年一季度最高涨价8%,PC内存、移动内存或继续保持平稳,没有明显波动。
目前的DRAM市场,智能手机大约消耗40%,服务器消耗34%,PC消耗13%,消费级8%,显存则仅有5%。
2、面板缺货加剧,价格持续上涨
12月11日晚间,全球玻璃基板大厂——日本电气硝子(NEG),位于日本高槻市(Takatsuki)的玻璃工厂,由于意外停电5个小时,使得生产线温度突然下降,造成了旗下3座熔炉厂、5座供料槽严重受损,因此不得不面临停工停产。
受这起事故的影响,全球玻璃基板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这使得原本就缺货的面板供应链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液晶面板原材料的价格已经上涨70%。
液晶屏涨价趋势近年来持续调涨,这是因为大陆面板厂迅猛发展,许多传统头部大厂逐渐亏损离场:去年9月,大同旗下华映宣告破产;今年,三星宣布退出液晶屏市场;中电熊猫因连年亏埙在疫情器件破产重组。
根据媒体评论,原有供应商相继淡出,但市场需求并没有因此减少是导致产能吃紧的原因之一。
3、晶圆代工或迎“涨价潮”
近期,有消息传出台积电将取消12英寸接单价取消往年的折让,等同于变相涨价。还有消息称联电明年也将采取同样措施,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吃紧情况加重。
无独有偶,各大IC设计厂、IDM大厂、世界先进制程厂都陆续宣布将在年涨价,8英寸、12英寸晶圆产能被挤爆。
这将直接影响到台积电的所有制程,明年晶圆代工不只8英寸供不应求,连12英寸也相当吃紧。
经过一系列操作,年整个晶圆代工市场或将迎来一波涨价潮。信息显示,得益于电源管理IC及逻辑晶片等终端需求旺盛,目前台积电晶圆代工产能从7nm到55nm制程全线满载,包括12英寸、8英寸晶圆代工产线稼动率都在90%以上。台积电回应表示不评论市场传闻和价格问题。
新兴应用及商机群起而生,加上5G时代来临,对半导体需求持续成长,上游晶圆代工产能吃紧所引发的产业链供不应求与涨价情势,几乎已确定将持续至年下半。
据半导体供应链表示,除台积电、三星电子外,其他晶圆代工业者均已上调8英寸代工报价,年涨幅至少20%起布,如果是插队急单甚至将达40%,另外需求大增的12英寸28nm制程,涨势也超乎预期。
力积电董事长黄崇仁在近期表示,未来五年晶圆代工产能会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产能的IC设计厂会营运很辛苦。
今年晶圆代工产能不足,原因在于产能增加十分有限,除了台积电积极扩充5nm等先进制程产能外,近年来其它晶圆代工厂几乎没有增加产能,过去五年产能成长率不到5%,但今、明两年的全球晶圆产能需求成长率却达30~35%,年之后5G及AI大量多元化又会带动庞大需求。
据相关报道,目前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等晶圆代工厂第四季订单已经全满,明年上半年先进制程及成熟制程产能已被客户全部预订一空。
目前并不确定,上游半导体涨价,是否会带动终端产品也出现“涨价潮”。
4、材料涨价20%-40%
芯世相报道显示,11月覆铜板厂商公告显示,涨幅大约在10%左右,主因在于其原材料铜、环氧树脂和玻纤的价格上涨以及下游需求旺盛。覆铜板是PCB制造的上游核心材料,其约占PCB生产本成的20%-40%,与PCB具有较强的相互依存关系。
IC载板业界传出,自欣兴火灾后,IC载板新一轮的涨价潮似乎正式启动,涨价幅度约在20%-40%之间。IC载板能够保护电路,固定线路并导散余热,是封装过程中的关键零件,占封装成本的40-50%。
5、封测年Q1涨价5-10%
近日封测大厂日月光投控旗下日月光半导体通知客户,将调涨年第一季度封测平均接单价格5-10%,以应对材料价格上涨、产能供不应求的情况。
媒体报道显示,封装框架材料主要成本是铜银,键合丝材料几乎都是金银铜,芯片固晶是含纳米银85-90%的银浆,铜价银价的上浮都是推动封测上涨的主要推手。
反观国内封测厂,事实上也一直在调整其封测的价格,包括调整老产品的封测利润,以提升到合理水平,以及为新产品设定一个稍高的封测价格等举措。
受第四季度原材料的上涨影响,国内的封测费或将提升5~15%之间,特别是新进用户或将提升20%~30%。
6、功率半导体涨价10%
目前,车载功率器件的价格上涨约10%左右,捷捷微电已宣布调涨晶闸管、MOSFET产品价格,同时,根据富昌电子的数据,安森美、安世半导体等厂商的双极性晶体管、肖特基二极管、MOSFET交期均处于延长趋势。
7、芯片涨价、缺货风波愈演愈烈,部分车企即将停产!
前阵子芯片涨价、缺货风波闹得沸沸扬扬,而这一影响或将持续到年Q1。
MCU市场方面涨价蠢蠢欲动,先前传出由于意法半导体发生罢工事件,市场供需出现缺口,加上现今产业链不论晶圆代工、封测端,产能相当吃紧,交期也大幅拉长,进一步推升涨势。业者坦言,现在下单交期四个月已是常态。
同时,晶圆代工价格涨幅至少10%、封测上涨5-10%,带动平均成本上升,加上订单多看至明年上半年,需求远大于供给下,台湾五大MCU企业盛群、凌通、松翰、闳康、新唐异口同声在第四季调涨部分产品价格,部分产品调幅超过一成。
和这五大MCU厂商一样,瑞萨电子近期也发布了涨价通知。交期已经拉长至四个月以上。
汽车芯片厂商龙头NXP(NXPSemiconductors,简称“恩智浦”)涨价函流出:11月26日,恩智浦向客户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恩智浦面临产品严重紧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双重影响,决定全线调涨产品价格。
而据国内媒体报道,从12月初起,就有汽车企业开始陆续停产,停工潮有蔓延的趋势,最后一个月,国内大部分的中高端以上汽车厂家,面临停产风险。
对此,有知情人士透露:“全球芯片供应本身就紧张,加上最近东南亚芯片组装工厂,因为疫情停产了,直接影响到半导体芯片的供应。”特别是中高端领域芯片,此前华为就曾在市场上大规模采购,而今全球都在抢资源,目前很难才够得到。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