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根据各地通报不完全梳理发现,近一周以来,江西抚州崇仁县、浙江宁波宁海县、福建晋江市、四川万源、湖南株洲等十地通告未接种疫苗影响出行;此外,广西、安徽4地未接种疫苗办理入学将受影响,河南部分地区不能提供接种禁忌证明又不接种者,一律停发工资。
对于这些政策,部分地区进行了回应,政策确实有,是为了促进新冠疫苗接种任务的完成。江西赣州安远县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称,此举是为了响应国家提高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的要求,“各个地方要朝这个目标去推动,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一定的措施,就完不成这样的目标。”
此外,有的地区,除了解释外,对“一刀切”的政策加上了一点“弹性空间”。浙江宁波宁海县委外宣中心工作人员对央视网记者表示,新文件删除了“原则上不允许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员(禁忌症者除外)进入……重点场所”的表述,仅要求在人员密集场所实行健康码和新冠疫苗接种后金边标识码“二码联查”。对未接种人群,只动员其进行接种,并不要求重点场所实施禁入。
记者从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了解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在中国进入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国内多地先后出现过本土的传播疫情,经过流行病学溯源调查发现,这些疫情与境外输入有关,说明中国目前面临的风险仍然是境外输入,中国仍然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阶段。
在有了疫苗这个防控手段后,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同时,坚守现行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防控措施,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用以防控新冠疫情。
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也可降低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冠病毒肺炎“乙类甲管”相关要求,适龄无禁忌人群应该做到应接尽接。对于个别地区出现的对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群体的限制通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