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你是否同意原告的调解方案?”
“我同意。”
“我宣布: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如下……”
自此,一起跨越十余年的纠纷在崇仁县法院得到圆满解决。
这是一起承揽合同纠纷案,原、被告双方早年有业务关系,原告从事减震器加工,应被告之需为被告加工减震器,截止年元月,被告尚欠原告加工费元,同时出具了一张欠条。后于年元月被告支付元,其余欠款经原告多次催问,被告以经济困难,等挣到钱再还为由拖延还钱。此外,因被告长期在外务工,问题迟迟无法得到解决。近日,原告迫于无奈,选择诉至崇仁县法院。
考虑到最近疫情情况,为减少人员异地流动,开庭前承办法官提前电话联系原告及被告,深入了解具体案情,耐心分析法律关系,积极组织调解,促成双方初步达成调解意向。承办法官
借助赣法e化解平台,远程开庭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充分意见交换,最后双方达成一致,被告同意三日内履行债务,并由法院出具调解协议书。
截止日前,崇仁县法院借助赣法e化解平台成功调解了件案件。
原标题:《十余年纠纷上“云”端,法官助力“疫”线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