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伐林木补植工作进行的怎么样?林木生长有没有受到汛情的影响?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效果如何?”为确保补植复绿能够落到实处,近日,蔡甸区检察院深入盗伐现场,开展“回头看”行动,实地查看一起盗伐林木案补植复绿情况。
在蔡甸区崇仁林场,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顶着酷暑的炎热查看补种的林木。盛夏骄阳下,补种现场树木葱郁,绿色盎然,补种的树苗已经吐露新枝,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生机勃勃,生态修复已见初效。
此前,该案被告章某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未经九真林场同意的情况下,雇佣彭某某在蔡甸区侏儒山街土东村土茧山西侧山坡上砍伐生态公益林。经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土茧山盗伐林木案,被伐23株林木的立木蓄积量为3.立方米。蔡甸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章某某按照生态修复方案补种树木株。被告章某某当庭表示愿意按照生态修复方案补种树木、履行养护责任。年6月,蔡甸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
“如果只是一捕了之、一诉了之,没有及时对生态修复情况进行回访复查,那生态修复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我们要坚持主动监督、全程监督,用最严措施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为确保“补植复绿”能够得到落实,该院联合林场等部门对当事人补植的履行和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与相关责任人对种植数量、成活率等补植情况进行检查核实。
蔡甸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不仅仅是让犯罪嫌疑人承担应有的刑事责任和补植复绿,更是为了教育和警示广大群众不要触碰生态保护的红线,共同守护绿色生态的美好家园。近年来,区检察院围绕检察监督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战略,努力实现被破坏资源环境的快速有效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