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的时候,他朝气蓬勃,没片拍的时候,他说自己可以呆坐一整天。就连他的妻子都说“我不需要一个死人丈夫。”
他是华人导演难以超越的一座高山,但在成为高山之前,他却只能在家“吃软饭”,洗衣做饭带孩子,就是他每天都要干的事情。
曾需要靠老婆赚钱过日子的李安,从年起,获国内外奖项无数,并且在年,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导演奖。
年受邀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主席,并且在年,获得了美国导演工会终身荣誉奖。
如今完全可以傲视世人的李安,在平静淡雅的外表下,却显露出一丝忧郁。今天,就让本主儿说一说天才导演李安,背后的故事。
01
李安,年生于中国台湾屏东县。在他两岁时,全家一起乔迁到了花莲。说起来,李安也是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李安的父亲李昇,曾在江西省崇仁县当过县长。年乘坐“永安号”轮船迁徒台湾,担任台南两所中学的校长。
随着李昇的长子诞生,赋予他一个“安”字为名。李安还有个弟弟,如今也是一名编导。
李安从小就接受的是美式开放式教育,虽然父亲从事教育工作,但李安对学习实在提不起兴趣。
曾经还是一名学生的李安,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当时台南市的影院经常放映一些美国电影。那里成了少年李安最常去的地方,在上学时期,他的脑子里全都是电影。
李安在考大学的时候,连续两年都名落孙山。最终,他决定报考台湾艺术大学,从此开始他的命运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毕业后,李安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并在纽约大学期间,拍摄了5部电影。大二时,凭借着《荫凉湖畔》获得了奖学金。
当一个孩子接受肯定后,一定会再接再厉。李安就是如此,为了筹拍他的大学毕业作品《分界线》,自己在业余时间去打工,当然也离不开父母的一些资助。
当时李安将这部《分界线》尝试着送往好莱坞,谁承想却得到了一致的肯定。这让李安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希望。
为了更好的诠释故事,有人建议李安将某部分加以修改。就这样改完了再来,来了之后再改,来来回回几个月。
刚刚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李安兴奋的睡不着觉。可最后还差多美金时,他直接将女友林惠嘉账户中的钱划过来,告知她后,林惠嘉只是说了声“哦”。
02
其实李安与妻子林惠嘉很早就在美国相识。
年,李安和一群留学生一同去看比赛,当时他们都是为台湾“荣工队”去当啦啦队,回来的路上,李安与林惠嘉在车中并排而坐,就此结下了姻缘。
年,两人选择相识5周年的纪念日在纽约登记结婚。当时筹备婚礼的时候,李安还在忙活拍摄《分界线》的事,导致后来的婚礼被他搞得乱七八糟,还好妻子林惠嘉并不是俗套的女人。
林惠嘉是林家最出色的孩子,与李安结婚时,林惠嘉的二姐从自家花园里带来了两朵特别大的玫瑰花,并佩戴在这对新人的胸前。
林惠嘉得知后却大发雷霆,觉得这朵花太大,执意不肯戴。
这一闹让在场的人不知所措。然而这时只有伴娘的头脑最清醒,她二话没说跑到楼下买了一朵秀气的小花,佩戴在林惠嘉的胸前,这才平息了怒火。
朋友开着车送李安夫妇去纽约的市政府注册结婚,路途原本很近,结果朋友却开错了路,导致交通堵塞。徒步到达现场的亲朋好友,早已在半个小时以前就等待着这两个人的到来了。
到达现场后,朋友去停车,久不见回,便让摄影师打电话询问。就在接电话的时候,李安与林惠嘉互道“IDO”。
就这样,在连结婚照都没有照的过程中,在一切都混乱不堪的情况下,完成了属于两个人的婚礼流程。
好在晚上的婚礼派对还是安排的十分浪漫,但在叩拜父母时,李安的母亲看着林惠嘉突然落下了眼泪。第一是觉得对不住林惠嘉,第二是觉得儿子娶了这么好的儿媳,却将婚礼办得如此糟糕。
但当天发生的“闹剧”,却让李安突发灵感,才有了《喜宴》这部电影。镜头中这些人物,对话,几乎全都是发生在李安身上的事情。
按李安的话来说,当时在拍摄《喜宴》的时候,为剧中的新娘挑选衣服首饰,梳妆打扮,而在现实中,自己的太太却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这让李安也一直心怀愧疚。
年,也就是这部电影,让一路低谷的李安,迎来了他人生的高潮。但在之前,李安经历了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03
年,刚刚毕业的李安面临着失业。他将自己的东西打包成8个行李箱运回台湾,自己也将回到台湾发展。
就在运送行李的前一晚,他得知自己的电影《分界线》荣获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个奖项,美国一家经纪公司找到李安后,其中一个经纪人当场就要与李安签约。
一路曲折的李安,遇到这位极力挽留的经纪人,在他的“花言巧语”下,抵抗力瞬间全无。终于下定决心留下来试试。
当时李安主要做的就是发展剧本工作。有自己写的找人帮忙润饰,也有别人写的,自己再以导演的身份加以修改。
所有人都欣赏这个剧本,意味着就要来来回回的修改,顺利的话的5年才可以筹拍一部电影。若不顺利,就希望寥寥了。
“没什么希望!”是李安的一句口头语。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李安,彻底变成了家庭煮夫。在人生最低迷的时候,林惠嘉给了他最大的支持。
这个时候李安在家中等待着时机,林惠嘉负责赚钱养家,林惠嘉面对现实的困境,也十分难过,但到后来她觉得不需要什么荣华富贵,家里只要生活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林惠嘉没有逼迫李安外出工作赚钱,而是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去思考,去创作。
李安也曾表示,当年他“死皮懒脸”的在电影界待着,只是在等待一个契机。若没有妻子的支持,也就不能继续追求自己的电影艺术。
6年的“待业期”,李安也曾有过崩溃的心态。并且自嘲若有日本武士的气节,早就切腹自尽了。
对李安来说,当时最奢侈的事,就是跟妻子一起吃一顿肯德基。
04
对于常年在家做煮夫的李安来说,早已练就了一身厨艺。
年李安的二儿子李淳诞生,在别人看来又得贵子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可对于李安来说又增加了一笔开销。
这时候是李安最消沉的时候,自己没有收入,全靠着妻子那点微薄的薪水。幸好林惠嘉的父母可以来美国帮忙。
知道李安的内心敏感,林惠嘉早已在机场叮嘱了父母,不要在李安面前提及拍电影的事。
在这期间,李安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烧饭做菜,而且厨艺得到了岳父岳母的认可,并且说要给李安投资开个饭馆。
做完饭,李安就躲到屋里去给《中国时报》写影评,这份工作也是一位好朋友介绍,目的也是为了接济一下李安。两个月后,李安实在受不了,只能停笔。
此时,李安常常思考人生,若自己生下来只为了继承香火的话,那么说不定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
年开始,李安的霉运就接二连三的来临,当时正在筹拍电影《霓虹》,剧本和演员都已经准备就绪,结果在拍摄前,与制作公司谈崩了,这部作品因此作罢。
后来李安又拍摄了《推手》,拍摄这部电影原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奖金。而拍摄《喜宴》,在当时的状况下,李安也并没抱有什么希望。
《喜宴》之后,李安又拍摄了《饮食男女》,将他的“父亲三部曲”完成。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从年的《推手》开始,启动了开挂的导演生涯。每当拍完一部电影,都会获得国际奖项。而李安这个名字也开始越叫越响。
李安的电影充满了感性与理性。他运用西方的电影技巧,与华语传统电影展开了细腻的对话。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