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北斗开放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卫星之父
TUhjnbcbe - 2020/6/4 20:30:00

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次日,天安门广场上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人民日报》特刊号外,争相传递这一信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此景让孙家栋感受到了毛主席说的话语:人民真是站起来了,真是扬眉吐气了!“我不是文人,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但那种感觉就是不一样”,孙家栋说。

孙家栋院士

孙家栋是“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者,那年,他41岁。三年前的年7月29日,年仅38岁的他,“被选择”到了刚组建的由钱学森担任院长的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这不是他的专业,而他,也不知道这项工作要怎么做。

但那是一个“*叫你干啥,你就干啥”的年代,“国家需要你去搞卫星,你就去,就是这么简单!”孙家栋说。

3天后的8月2日,一辆吉普车将孙家栋接到新成立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从此开启了他的卫星之路,进而一发不可收拾,其中包括很多个第一: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第一颗资源探测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

阴差阳错进航天

孙家栋出身于年4月8日的辽宁复县北老爷庙村,3岁时,随父亲迁往哈尔滨。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修大桥,但中途因二战“失学”。年9月,他考入国民*府的锦州大学。年冬,解放*逼近锦州,学校受到影响,孙家栋打算回老家。在得知哈尔滨解放后,孙家栋返回哈尔滨,并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专修俄文。

年元宵节,很多同学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这天,孙家栋本来准备午饭后要去住在哈尔滨的姐姐家,但听说晚饭加餐有红烧肉吃,这使得他改变了主意,决定吃了晚饭再走,那年月能吃上红烧肉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年留学苏联前夕的孙家栋,时任空*俄文翻译

正吃饭时,学校主管人员来到饭堂向学员们宣读通知:新中国的空*要招人,有意者可自愿报名。不满21岁的孙家栋当即填报了从*申请,当天报名、当天批准,当晚他便登上了前往中国人民解放*空*第四航空学校的列车去报到。年1月,正式成为一名身着蓝*装、头戴制式帽的*人,从此踏入了航天大门——因为这顿红烧肉的机缘,孙家栋多年都记得,并且一辈子都爱上了红烧肉。

进部队后,当时的空*第四航校在沈阳,学校急需俄语翻译人才,孙家栋因俄文优秀,被分配给苏联航空教官当授课翻译。

年9月,孙家栋因品学兼优,和另外29名*人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工程学院学习——对孙家栋而言,能够来到这个在苏联、在*界首屈一指的世界知名学校深造,是一种莫大的荣誉。留苏期间,孙家栋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苏联的这所学校有一个规矩,每年将考试获得全优5分的学生照片,放入一进大门最显眼为止的“明星榜”上,用以激励学生上进。如果年年都能连续保持,照片便会一年比一年大,一年往上挪一次。随着照片越来越大,能在“明星榜”上出现的照片数量也将越来越少——最上面的照片,将会获得一枚纯金质的“斯大林奖章”。

孙家栋正是这枚奖章的获得者。毕业时,孙家栋以每年全优的成绩,将照片最大化的贴在“明星榜”的最上面——年3月10日,他登上了苏联红*俱乐部的领奖台,接受了这枚来之不易的纯金奖章。

年初春的4月,孙家栋回到了中国。

从飞机制造到卫星研制

回国后,孙家栋被分配到了当时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前身)总体部,那年“五一”节前,他第一次见到了时任五院院长的钱学森。

此前的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国后,向中央建议,要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当年10月8日,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航天发展最早的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一年后的年11月16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即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这些留苏的学生中,有2/3回国后就被调到了这里从事导弹研制。

尽管处在一个“领导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年代,但当时的孙家栋脑袋里也还是转不过弯:“我学了这么多年的航空,去搞导弹?”这让孙家栋这批人感觉到压力很大,“当时周围的同志,有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纺织的、文史的……就是没有学导弹理论的。”孙家栋回忆说,他所学的航空理论,还算与导弹专业离得最近。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这帮爱国赤子的工作热情。孙家栋说,当时他感觉到的是,“哎呀,我怎么如此幸运!”因为研制导弹是比飞机制造还更尖端的技术,能将如此重任交给自己,孙家栋感到更多的是“国家对你真是信任!”

于是,没有更多的想法,他们一头扎进了导弹研制的相关工作中,这一做就做了9年,“那时候导弹才研发到中程,仅一两千米的射程,我们的目标是要搞洲际导弹。”孙家栋说,为此,他们这批人已下定决心,未来一二十年均为此而奋斗。

而人生的转折,有时候来得就是如此突然。

早在年孙家栋刚回国那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动世界。毛主席也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令,并启动了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然而正当研制工作进入到关键时刻时,“文革”发生了,卫星研发队伍被冲散,研制工作彻底停顿下来。

上世纪70年代孙家栋在卫星研制现场指导研制工作

为了确保年能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的目标,年,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重组卫星研究队伍,这一年他37岁。已是五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他,再次放弃自己熟悉的知识,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时候想法也很简单,叫去就去吧”,孙家栋说。

孙家栋为之一生的卫星事业,由此展开。

临危受命,研发我国首颗卫星

刚到空间技术研究院时,由于正值“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行*机构已基本被“砸烂”,派仗正闹得激烈,此前研究卫星的队伍已经解散。

“到五院后,找不到人,人都散了”,孙家栋说。于是,他们在现三环附近的友谊宾馆租了几间房,成立了办公室。随后,孙家栋挨家打听此前的那些人。“早上起来,挨个家找,找原来生产的地方,再顺着找当初生产的那些人。”孙家栋介绍说,当时厂长已经被打成“黑帮”了,听说还有个管生产的老师傅,孙家栋辗转找到他,对方说,“也不知道那些人哪里去了,反正现在没人找我了”,孙说,“现在我来找你了。”——“就这样一点一点将这个队伍串起来”。

同时,孙家栋从一分院等地,提名了戚发轫、沈振金等18人,组建成首批队伍。这18人成为了后来中国卫星发展史上有名的“航天卫星十八勇士”。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说不定哪天就折腾出什么篓子来”,孙家栋说,因为这些人完全不懂这个事情要如何做。“但有那份爱国热情在,大家一点都没有松懈,一心一意钻研,真是白天晚上都在干活。”

很多在现在看上去完全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当时很可能是天大的阻碍。孙家栋介绍说,当时卫星上就单是电池问题,就搞了很久,最后选了现在汽车常装的电池,“现在的汽车电池质量恐怕比那时候的质量还要好一些”,孙家栋说,“第一颗卫星总重量公斤,其中电池就80公斤。”

还有一些现在看上去甚至已难以想象的荒唐的事情。文革期间,街上到处都是毛主席像章,大家在做卫星设计时,也设计了一个毛主席像章,“非常大,做得越大越漂亮就越显示对毛主席的热爱。”孙家栋说,但像章加上去,就使卫星比原来沉了很多,火箭运不动,并带来了一系列散热等问题。

尽管困难重重,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在年4月24日发射升空,全国人民欢声鼓舞。

主持研发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孙家栋甚至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挑起了第二颗卫星上天的重任。年5月,孙家栋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卫星总体技术方案,年3月3日,“实践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成为中国第一颗长寿命卫星。

“实践一号”发射成功后,孙家栋又紧张的投入到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研制工作。这是一种用于国土普查的遥感卫星,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探、资源普查、交通建设、城市规划等很多领域。经过孙家栋及其同事的努力,年11月5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完成升空前的综合检查,进入发射最后时刻。

孙家栋向王震同志介绍“实践一号”卫星情况

当所有人员都在静等火箭点火时,卫星却没有按照设定的程序转入卫星内部自供电状态,这意味着如果卫星起飞升空,送入太空的将会是一个重达两吨重的毫无用途的铁疙瘩。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人们听到了孙家栋的一声大喊,“停止发射!”实际上这在当时,发布“停止发射程序”的命令,需要一级一级申报批准,按正常情况绝不该由孙家栋发布。而如果孙家栋没有很高的威望,指挥员也是不会执行他的命令。“这在当时需要何等的胆识,承担多么巨大的风险!在那个年代,这还不仅仅是技术风险,更可怕的是那无法承担的*治风险。”人们事后评论说。

发射程序是终止了,可孙家栋却由于神经高度紧张而昏厥了过去,几分钟后当他醒来,立即布置工作,检查问题。

重新准备好之后,15时30分,卫星再次点火发射。运载火箭却在点火飞行20秒钟后出现了失控现象,由于火箭故障,迫使发射场安全控制指挥员不得不按照发射故障处置预案,对火箭实施了安全自毁指令。顿时,卫星连同火箭在一声巨响声中随着爆裂的火焰炸成碎片,散落在离发射台不远的地面。

那天的失败,令孙家栋及同事们始料不及,几年来的心血瞬间化为灰烬。火箭爆炸的那一瞬间,孙家栋都惊呆了,“脑袋里头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可以说确实感觉得当时就有点呆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长时间自己没反应过来。”

事后,通过检查,发射失败的原因缘于火箭里的一根导线,这根导线里头的铜丝质量不好,在里面断了,可外头胶皮套没断。

孙家栋说,这次失败,给他们的教训最大,体会最深——造成这么大的失败,竟然是因为非常简单的一个细节。

一年后的年11月26日,新一枚运载火箭和一颗新的返回式遥感卫星,再次发射,成功升空。

这颗卫星按计划在太空运行三天,完成地球遥感探测任务后按预定方案返回了地球,在中国四川省中部成功实施了回收,获得了大范围的遥感探测资料。

勇挑重担

将卫星发射推向国际市场

年对中国的卫星发射来讲,是个好年头,这一年中国发射成功了三颗卫星。随后的几年,中国的卫星发射进入了快速和稳定发展的时期,孙家栋也承担了更为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将卫星发射推向国际市场。

“当时最大的障碍是,别人对中国航天事业到底发展到什么水平,人家不了解。对中国的火箭能力看不透,一方面又瞧不起你,另一方面又怕你夺了它的市场。”孙家栋说,“所以当时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怎样才能推销出去,这个事情大家都不懂,两眼一抹黑。”欧洲航天局局长当时对中国说,欧洲火箭从提出来,到真正找到第一个商业合同,用了八年的时间,“当时这句话对我们刺激很大。”

孙家栋(左一)获年度国家最高科技技术奖,胡锦涛总书记为其颁奖

孙家栋说,当时中国的火箭质量好、报价也比较低。国外发达国家怕把这个世界市场冲击得很厉害,千方百计来限制中国。诸如当火箭的买主买了美国或者欧洲的卫星,不准许出口到中国土地上,否则技术安全保证不了;或者说出口到中国怕技术泄密等;同时,对方又怕你真正打开这个场面以后,把他的市场,他的利益给冲击了。所以在条文上非常苛刻。比如一定得保证每年最多不能拿多少个合同、这个火箭报价不能低于世界上市场上平均多少等。

孙家栋想了很多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难题。最终,5年后的年,中国拿到了第一个火箭合作合同。“第一颗卫星发射上去以后,我们不仅仅给它发射成功了,就是要求卫星得送到哪一个点上,我们就给它送到哪个点上。我们就是精度高,搞了几十次发射,国外用户当时就说中国火箭发射卫星的精度是非常高的,非常佩服。从那以后,对方就连续跟我们定了几个合同,用中国火箭发射。”

75岁高龄再挑探月工程重担

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已是75岁高龄的孙家栋再次披挂上阵,担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坦言,从工程来讲,我们要离开地球,准确到达平均38万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这远远超出了我们几十年近地空间的活动范围,会带来一系列技术上的问题。如:轨道设计、轨道测量、轨道控制……。难,为什么还要去?风险很大,为什么还要去?孙家栋只有一句话:“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孙家栋指导探月工程各系统的调试工作

年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的关键性一年。这一年,他马不停蹄地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协调工作,有时候一周内要去多个城市;这一年,年近80岁的孙家栋10次进入发射场,在发射场指导了5次卫星发射任务,主持参加了近百个与航天有关的会议。老伴魏素萍心疼地说:“总是天天跑,穿皮鞋太累,我每年光布鞋就要给他买好几双。”

年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的第一张月面图发布,同时“嫦娥”顺利传回《歌唱祖国》的旋律,这是我国首次从38万公里外的太空传回歌声,在举国欢庆之际,孙家栋流下激动泪水。

回想起这一段,孙家栋说,航天工程风险越大,越需要一代人的努力去提高和改变。

很少人知道,为了探月工程,孙家栋养成了“看月亮”的习惯。有好几次,有时是半夜,有时是凌晨,老伴醒来发现床上的老头不见了,细听房间没有一丝动静,吓得她大喊。孙家栋却很沉稳地说:“你睡你的觉,不要大惊小怪。”原来,孙家栋夜里起来看到窗外挂在空中那明亮的月亮,总会身不由己地到阳台上看上几眼,他仔细看着月亮在慢慢地移动,心里在默默琢磨月亮与工程总体的一些技术方案的联系。有时他在窗前一站竟是几个小时,折腾得老伴也睡不踏实,一会要给他披衣服,一会要给他搬椅子让他坐在那里看。老伴打趣地说:“月亮真这么好看吗,看够了,看出名堂了吗?

年4月15日,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29颗。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以来的全部过程。他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我已经爱上了航天,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本文摘自《定位》杂志年6月20日第3期)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斗开放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卫星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