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理学之乡上善崇仁上文旅观察
TUhjnbcbe - 2024/6/29 16:38:00

崇仁建县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年),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唐称“抚之上县”,宋称“抚郡望县”,也称“理学之乡”,是抚州历史上三个有郡县之称的县区之一。千余年间,崇仁崇教尚学,文风昌盛,书院林立,仅宋至清就出过多名进士,产生了一批闻名全国的顶尖人物,尤其是理学文化,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宋、元、明三朝儒学发展中,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仅二十余位,崇仁就独占其二。一个县域,能出现两位硕儒、两大学派,且影响元、明两个朝代的中国思想史,可说全国独此一处,这也让崇仁成为先闻“心学”磬音之所在。

摄影郑勇

相山:一座山铭刻的历史密码

相山双峰酷似卧着的雄狮,狮头处有一座道教新殿,狮尾处的山巅之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石质建筑,尤其是无人机从空中俯拍的影像,更显神秘而壮观。当年,这座形似金字塔的尚未完工的古建筑遗址被发现时,还被列为江西个重大发现之首。这是一座距今多年的古道观,在岁月的冲刷下早已满目萧然,但乱石和杂草无法掩盖它独特的神秘气息。山门上刻有4个斗大的古宫秘文,字形复杂,难辨其意。不过有的学者将其拆分后认为它是由8个字组成的合体:相山老殿,巴陵道岸。前者指的是峰顶的四仙祠,而后者多年来一直是当地历史渊源的象征——读懂了相山,也就读懂了崇仁文教兴盛的历史密码。

巴陵二字纪念的应该是东汉年间曾担任豫章太守的栾巴,他兴立学校,除暴扬善,让百姓过上了文教兴盛、安定富庶的生活。据当地传说,栾巴卸任后因迷恋山间风光,一直在此隐居修道。后人感其仁德,就把他供奉在山顶的道观之中,把这山称为“巴山”,把山所在行政区域称作“巴山郡”(后改崇仁县),把县治所在地命名为“巴山镇”。唐天宝七年(年),玄宗李隆基曾一度敕命改为临川山(相山是临水发源地)。宋时县令孙懋为避“巴”字讳,因栾巴政绩显著,官拜汉沛臣相,遂将“巴山”改名“相山”。

摄影郑勇

山门之内有多处石刻,右边一块3平方米左右的巨石上密密麻麻刻着近20列文字,堆叠着“知行合一”的社会理想。新殿主建筑为万福宫,有四座大殿,四幢厢房,总建筑面积近平方米。新殿东北角有一块巨大的棋盘石,边框刻画得根根分明,南北两面各有一块大石,犹如两把石凳。我抚摸着灰黑色的石壁,厚重的沧桑感从指间流过,千百年前的繁荣盛景在今天的斑驳石头上依稀可辨,像极了道教的一部《神仙传》。

千姿百态的相山的风景也和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样,到处是形态各异的奇形怪石,既会集天下名山之灵秀,又传奇迭出:有洗眼石,有种“子”石,有关门石;有的像老虎,有的像青蛙,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天外来客俯视山下;有百米高的瀑布,犹如天河泻银;云山雾海犹如仙境,夕阳晚霞犹如出嫁新娘,迟迟不肯卸下红装,奇珍异草比比皆是。想来,仁人志士独爱此山,也是极有道理的。

古村里的耕读人家

浯漳古村因地处浯水、漳水交汇处而得名,此地又正好位于乐安、宜黄、崇仁三县交界处,距乐安县城十多公里,离崇仁却有四十多公里。但就是这样一个地处边界的小山村,却有“祠堂冠江西”之誉,宏伟的祠堂一条街曾让它名噪一时。“祠堂六十、书院四十”的说法则揭示了它另一段辉煌历史——重文兴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村中有40多所书院是何等盛景。当年村中曾有登科坊、解元坊、敕封坊等八座旌表坊,可惜今天只存其一。但穿行其间,仍能感受到这座千年古村耕读人家的独特气质,以及与古老门庭相伴的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华家古村(古称荆溪华家)位于崇仁县东北部,奠基于南宋,兴盛于明清,傍崇仁河而建,荆溪、桃溪环绕其间,是一座百分之九十的村民都姓华的千年古村。村中文风昌盛,“一门四进士,兄弟两翰林”的盛况就出自华廷杰(23岁考中进士,历经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演绎了从白衣才子到带甲儒将的传奇一生)的家族,村中现存的规模庞大的建筑多是他和六个儿子所建,是一个因举业而兴盛的村庄。保存完整的13处古建筑中,两幢连体的“进士第”和“通奉第”最为壮观,号称白露“大观园”,而行走在由长条麻石铺就、纵横交错的村中小巷,数量众多的旗杆石、古建筑门楣上的门匾、皇帝赐予华氏的木牌匾等无不述说着往昔的盛事文昌和书香遗韵。

摄影郑勇

塅家车古村,又名段家谢村、段溪村、松江村,位于崇仁河西岸,建村已有上千年历史,明清时期最盛,从村名就可得知它是由段氏和谢氏聚居而成的。村口静静地立着一座两柱三楼式的单门石牌坊——节孝坊,上刻“敕旌”两个大字,并注有“赐进士出身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臣谢蓝生之妻陈氏节孝坊”,在落日的辉映下显得挺拔、典雅、端庄。村小学的对岸有一对旗杆石,昭示着村中有人考取过功名这一辉煌历史。史料记载,村中的“大夫第”“司马第”“自得居”“稻香馆”及“起凤楼”等建筑最负盛名,还有一座自带“仙气”、再大的洪水也不能淹没的“挽霞楼”。明清以来,村中名人辈出:17岁获乡试第一,后中进士,官至工部虞衡司郎加三级、翰林院庶吉士,著有《纲鉴洞观评略》《历代帝王陵寝考》《稻香馆诗文集》的谢兰生;光绪年翰林谢希钰;清道光十八年间捐银6万两,重建黄洲桥的谢廷恩;新中国建立后崇仁县第一个女大学生的谢光照……如今,虽然很多古建筑已随着岁月流逝而损毁倾圮,但古村仍彰显着崇文尚学的精神家园本色。

谙源古村已有多年的历史,“谙源”指的是熟悉家族“源流”之意。据村中的《李氏族谱》记载:其祖先于南唐时从甘肃陇西迁于此。如今的古村里,古牌坊、古旗杆石、古祠堂、古庙宇等随处可见,尤其以古戏台和古樟、古银杏等古树最为出众。古民居上的“朝阳第”“自天申之”“耕读传家”“鸣凤第”等门楣都打着传承千年的烙印,其中的“鸣凤第”三个字更是耐人寻味。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里,代表女性的“凤”字刻写在民居大门头上,不得不说是思想上的一种进步。

碧水青山神龙湖

神龙湖景区群山连绵数十里,有着“小三峡”美誉的虎毛山水库环绕其间,远远望去,那碧波中的群山碧翠绿翠绿的,像一处处人造盆景。奇山、秀水、怪石、悬棺、古墓……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雕琢出的清新秀丽与耐人寻味的美丽传说都汇集到了神龙湖。

摄影熊维华

一进景区就发现竟然还有一处叫龙虎山的景点,不过此龙虎山并非彼“龙虎山”,而是一座如青龙般盘旋的山头,传说此山是青龙和白虎拼杀后不分胜负幻化而成的,故而得名。乘船过了“小三峡”登岸,攀过一段翠竹遍野的山坡,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大石楼”。它可不是什么亭台楼阁,而是从中间断裂、悬空向内伸延的一处山岩,看上去恰如一座楼台。传说几百年前,一位僧人因宋朝灭亡,烧毁了位于当时县城巴陵门外的西林寺,逃到此处,发现了一个大石洞,冬暖夏凉,便长期隐居于此。世人称石洞为“大石楼”,且多年以来一直有僧人隐居,20世纪60年代末,清代最后一个僧人在这里圆寂。“楼”内,至今仍保留着僧人睡过的石床和用过的石灶,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崖洞,仅靠小孔和外界连通,颇为神秘。“楼”口岩石上刻有“大石楼”三字,每字二米见方,字体遒劲,用笔如神。

出山谷的路是一条断裂路,还塌陷出一条石缝。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淌出,据说这泉千年不干。相传很久以前,这一带闹瘟疫,路过此地的观世音菩萨从净瓶中洒出几滴神水,顿时化作一股清泉。山民饮用后,疾病全无,且个个长寿百岁,于是人们便把这股泉叫作“长寿泉”。前行不远,就能看到神秘的悬棺。它们就存放在去天近,离地远,既无猿路也无鸟道的崖壁上,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未解之谜。

自然天成的“一线天”、孤独的“磨盘山”、神秘的“石菩萨洞”、劝人向善的“雷劈石”……每走一段就会有一处景致和与它有关的传说,一定是这神秘如幻的山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

罗山的仙迹与仙境

摄影熊维华

相传,古时山顶有一小池,终年不涸,因此而得名“池山”。东晋末年,南昌郡的名士罗文通屡次拒绝朝廷聘任,寻道二百里,最终隐居于此山修道授徒,门生八百,著书立言,名动九郡。罗文通仙逝后,学生们为纪念他,在其隐居处建了一座祠,并塑有石像,名曰“徵君祠”(即石仙祠)。罗文通逐渐化身为民间传说的仙人,历朝历代不断为其在此修葺陵墓,营建书院,并将山名改为罗山。南宋绍兴二年()十二月,宋高宗下诏封罗文通为“大罗悟道真君”,以表彰其高行和功德。从此,罗山便成了一座得到皇帝垂青并加封的“圣山”。

当然,能受到这么多先贤达哲的钟爱,它也一定是灵秀之地,很久以前它便以其美、奇、秀、神而被誉为“小庐山”。登上主峰望仙峰,周围群山尽收眼底,沟壑分明,宛若仙境,而山间的三叠泉、百丈瀑布、九曲涧等处的水清澈甘洌,四季不竭。而罗山最有名的特点便是多雾,云雾笼盖下的罗山妖娆神秘,令人着迷。有诗赞曰:“青山藏古庙,飞瀑空峪啸,村在云中立,花在雾中笑。”因此罗山还赢得了“雾山”的美称。这样一个历史遗迹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的所在,让游人怎能不为之倾倒?

理学之乡的底蕴

在崇仁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越发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这方自古便受理学文化浸润的土地之上,随处可见理学踪迹,各位先贤大儒的雕像数不胜数,特有的历史符号和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了建筑、公园、广场、道路之中,一处处独具文化内涵的城市人文地标为崇文尚德的历史在当今的传承构筑起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行政中心广场上有一尊耀眼的巨大铜制宝鼎,上面镌刻有“理学宝鼎”几个大字,四面又环绕以理学名家的浮雕,不远处的文化图腾柱、“人”字雕塑等与其相互呼应,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金石文化长廊、曙谷公园理学文化宣传长廊、三角雕塑广场“仁”文化雕塑、五冠园、子正公园……以及凝固在街头巷尾的城市符号无不展示着崇仁理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城市特有的个性。在如今乏味的、价值指向单一和千城一面的时代里,这种坚守尤显难得,崇仁凭借理学文化这一宝贵文化资源,留住了城市的独家记忆,并打造出了这座千年古县城取之不尽、生机勃发的力量源泉。

崇仁的理学大儒

吴澄-,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入元后曾任国子监丞、奉议大夫等官职,并作为经筵讲官为元泰定帝讲解儒学经典著作。元英宗至治末年()年,吴澄辞官告归,授徒于乡里,史载师从他的“南北求学之士常不下千数百人”。因其建草屋以居,题名“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吴澄是朱熹的四传弟子,综合朱熹与陆象山两家的学说,令儒学在元代发扬成为元代名重一时的南方大儒,与许衡并称为“南吴北许”,明代时其画像被供奉于曲阜孔庙东庑的第55位,尊称为“先儒吴氏”。钱穆等现代学者认为,论学问规模的宏大渊博,南宋以后能与朱熹相比的只有吴澄一人而已。

吴与弼-,明初理学大师,一生不应科举,不入仕途,屡荐不出。他崇尚程朱理学,因此定居乡里,躬耕食力,招徒讲学,创立了著名的“崇仁学派”。清代大儒黄宗羲在总结有明一代学术的思想史著作《明儒学案》中,将“崇仁学案”置于起首四卷,详述了吴与弼及其门人弟子的学说,足见该学派的重要性。崇仁学派认为宇宙是“一本而万殊”,儒者修身则须“静时涵养,动时省察”,在当时和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对明代学术思潮兴起具有“启明”作用。

崇仁尚义黄洲桥

唐时河上是一种简易的梁式桥“杠”,北宋年间改为浮桥,南宋淳祐八年(年)开始修建石桥,历15年竣工,但不久就毁于火灾。咸淳六年(年),县丞又在此修建了一座精美大气的石桥。这座黄洲桥横跨崇仁河两岸,高20余米,南北皆筑有石阶,桥面两侧建屋四十余楹,中间还有一祠,祭祀当地名人,桥两头设门启闭,气势雄伟。桥成之时,当朝的状元文天祥受邀题写了桥上的牌匾。明代知县李绍春写的组诗《崇仁十二景》形象地描写了当时的场景。他把黄洲桥比作卧波的“长虹”,这个本属常见的比喻却道尽了巴山南北双城民众千年舟楫的辛酸痛楚,以及拥有气势雄伟的石桥后的喜悦心情。

摄影木目山人

宏伟的石桥建成数年以后,元军进犯江西,当地热血青年纷纷加入义军,从黄洲桥出发踏上征程。仁人志士离去的背影,为黄洲桥平添了慷慨豪迈的家国情怀,也让它自此成为崇仁寄托仁义之道的文化地标。

今天我们看到的黄洲桥重建于年,采用仿古设计,展现着崇仁的千古文脉。新桥桥梁长米,为五跨圆弧拱桥,桥面宽达22.5米,两侧的人行道为仿古长廊,每侧长廊外侧墩台之上飘设方形观景台。桥台、桥拱、桥身外都有汉白仿古纹饰,朱红长廊柱,青灰琉璃瓦,既不失现代桥梁的刚健,又体现了古桥的悠悠情韵。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桥上的牌匾。由于年代久远,文天祥原本题写的匾额真迹已无从寻得,现在桥上的“黄洲桥”三字是从文天祥的传世墨迹中萃集而成,而印鉴则取自文天祥的《木鸡集序》。我们站在桥上远望,但见城中屋宇鳞次栉比,树木苍翠繁茂,这本身就是一道极好的风景。

崇仁省级非遗项目

跳八仙跳八仙俗称打把戏,是巴山镇前河、里河、詹家三村杨、詹两姓祖传的“迎赛大神”主题活动,历来只在三村两姓间秘传,且一般为父传子,表演时慎之又慎。跳八仙属傩舞,已有余年历史,虽古朴庄重,却贴近日常生活,形象惹人捧腹,表演活泼幽默,清末民初声誉鹊起,近年又重展丰姿。

相山板凳龙相山镇林头村板凳龙(又称桥灯)是当地庆祝元宵节的一项民俗活动,清乾隆时已盛行,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灯会,由族长主持,各房轮流主办,备有锣鼓手、旗手、放铳手等人员,场面十分壮观。板凳龙所用灯笼呈方形,一说取天圆地方之意,一说因林头村主要是方姓人,他们想借此说明自己是龙的传人。如今的板凳龙以宏大、新颖、雄壮著称,内涵不断丰富。

扭扭龙扭扭龙是一种古老民俗文化活动,始于明代,源于一个村民团结驱除恶龙的传说,后每逢新春,人们就扎龙祭祀,祈求平安,相沿成习。因舞时龙体颤抖与扭动而得名,由于是一人持龙表演,又称独龙。表演时,每人肩扛一条木质龙,首尾相接,绵延数百米,呈长蛇形状行进,甚是壮观。

尧岗傩戏尧岗傩戏是流传于相山镇山斜村委会尧岗村的民间舞蹈,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表演,有一套完整的仪式,为村民祈福消灾,从清末流传至今,已成为当地一大民俗活动。尧岗傩戏动作古朴稚拙,象征意味浓厚,以锣鼓伴奏,节奏简洁明快,着长袍戏服表演,未经任何加工修饰,是研究我国傩文化,尤其是江西傩不可多得的题材。

1
查看完整版本: 理学之乡上善崇仁上文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