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庄
一、
说起阳谋,我们一定会想到《论持久战》,其实不仅是《论持久战》,整部《毛选》都是阳谋。
什么是阳谋?
用《毛选》里的话说:
认识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毛选第一卷,实践论》
简单说,就是认识和洞察事物最本质、最客观的规律,然后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同这种本质的客观规律相符合,从而把握和推动事物的发展,这就是阳谋。
《论持久战》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写出来的。
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情况?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全面侵华,并占领了大半数以上的中国城市和行政、经济中心。
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已经沦丧,蒋介石正在一路西撤,更为要命的是,所有的人都找不出来可以取得抗战胜利的依据。
因此,全国上下产生了许多亡国的议论,例如说:“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如果抗战,必会作阿比西尼亚。”
有个湖南学生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在乡下搞宣传工作感到很困难,连他的那些亲戚都总说‘中国打不胜,会亡’。
那些主张投降妥协者的论据就是“再战必亡”,因此又有如汪伪政权之流就直接给日本人跪了。
有没有觉得中国能打胜的呢?
也有,不过他们打胜的期望要么寄托在美帝、苏联加入这场战争,要么寄托于明天早上一觉醒来,日本就被打败了的幻想里。
抗战中偶尔打赢一两仗,他们也觉得离胜利不远了。
这就产生了速胜论。
总之,不管是亡国论,还是速胜论,大家都不知道要如何凭借自己国家的力量,去赢得这场抗日战争的胜利了,大家都很迷茫。
蒋介石也很迷茫,他不知道要怎么办。
而在我党内,还有一股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思想,他们居然还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因而提出什么“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换句话说,啥都听蒋介石的安排,只有他能带大家打赢这场抗战。
这种情况严不严重?太严重了。
于是,毛主席在延安窑洞里写下了《论持久战》,它的核心不在于其中的战术和方法论的层面,而在于它揭示和阐述了这场战争的种种客观规律。
这种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论持久战》里所引出的一切方法、战术,都是根据这种客观规律而得出的相应战术。所以就算把这些东西明明白白的告诉他的对手,对手也不可能学得来。
这就跟蒋介石永远学不了解放军的人民战争是一个道理。
二、
《论持久战》里首先拿来作一切理论分析的内容依据,不是什么主观、片面的东西,而是中日双方所能影响到这场战争的一切客观因素。
比如,日本的军力、经济力、组织力都极强,这是客观因素,但同时,它所发动的战争又是具有侵略性质的退步的,野蛮的战争,不仅如此,日本还有资源不足、地域狭小、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显著特点。
这些优势和劣势是谁主观臆断出来的吗?不是,它就是摆在这场战争中,能对战争进程起到绝对影响的客观因素。
但是,单单有对日方特点的认识还不够,还要有对中国方面特点的认识,这样才足够全面。
因此,《论持久战》中又对中国的特点作了总结:
中国的军力、经济力、组织力都是很弱的,但是眼下已经有了共产党的组织,有了无产阶级的觉悟,这就使得中国的抗战开始有了进步性,而中国抗日战争同时又是反侵略的正义之战,这些因素配合着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这些因素,就足以支撑起战争的持久。
这两方面,都是对中日双方特点的具体分析。
这种分析还不是最强大的地方,最强大的地方在于,文中对以上种种能够影响战争进程的客观因素,都作出了非常合理的量的估计。
这种估计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下去,随着战争的发展和衍变,我方战胜对手的因素的那些力量会越来越强,而对手可以战胜我方的那些客观因素的力量会越来越弱。
比如,因为我方的战争具有进步性,又有了共产党的出现,因此在中国的土地上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被组织起来,力量也就必然越发强大,因此也就越来越能经得起持久战。
反之,随着战争的不断发展,日本原本很强的军事力,会随着资源的消耗、战争的持久而逐渐减弱。
各种客观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日本在这场战争中会逐步走向弱小和被动,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会逐步走向强大和主动。
当然,后来的历史发展,完全就是照着这个剧本去演变的。
之所以可以按照剧本去演,原因无他,还是我们说的,那些都是客观规律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过是按照客观的规律,从中引出相应的方法、策略、战略战术,从而去加速推动事物按照其最可能的方向发展而已。
三、
所以,我们会发现,阳谋同阴谋不同,阳谋光明正大,毫不隐藏。
《毛选》里说,“共产党人从来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这是因为共产党人所信仰的人类解放事业,不是什么神神秘秘的东西,它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出来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有什么好隐藏的吗?当然没有。
《论持久战》就不需要隐藏,相反它还被到处印刷、全国上下的展开宣传,日本人也把这本书拿来研究。
这不研究还好,一研究直接把日本天皇最小的亲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给“策反”了。
年三笠宫化名若杉参谋,广泛考察从内蒙到湖北的中国战场,并派员广泛收集中国各方各党派的论著,由专人翻译后认真阅读学习,其中就包括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经此大开眼界并深思熟虑后,三笠宫思想发生巨大转变,随即发表了《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这篇讲话里把日本侵略战争的种种退步性和野蛮性都作了揭露,并最终得出结论:"在我看来,这样的日本军队,是无法与中共对阵的。"这份讲话,当时作为"危险文书"被没收,年被日本学者从档案中查找出来,经三笠宫肯定后予以发表。
你看,这就是阳谋,因为它所阐述的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真真实实的客观规律,所以它没什么好隐藏的。
而因为采用阳谋的人,都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人,不仅尊重并且愿意去促进客观规律发展的人,所以他们希望这种客观规律为越多的人知道越好。
《论持久战》最大的作用,就是揭露了当时抗战中,还隐藏着的不被众人所发现的客观规律,有了这种对规律的认识和掌握,那么我们就能知道该如何按照规律去引出思想、方法、策略,从而使自己赢得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当时通过《论持久战》,不仅给了全国人民希望,而且给了抗日战争一个剧本,让大家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才能符合客观规律,才能最终赢得战争。
其实不仅仅是《论持久战》,毛选里还有很多著作,比如《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些文章统统都是在揭示客观规律,揭示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根本矛盾,从而为此引出相应的方法论就好了。
所以,阳谋不是计谋,阳谋归根结底就是事物最本质的规律。
学习阳谋,其根本目的不是学习理论、技术,而是通过理论和技术去掌握事物的规律。
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些住着豪宅大院,吃着山珍海味的人,是不会愿意去研究这些事物根本规律的,也不愿意搞阳谋,原因无它,只不过是他们脑子里总是想着如何维持自己的地位,如何保有自己既有的财富和权力,哪会有心思去研究研究啥是客观规律,啥是历史进程?
历史文章:
读《实践论》
加入八角楼上知识星球,在那里,我们一起读《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