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是中国地产业的领*者,他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年,乐居财经与CEO、老板们面对面,聆听他们讲述新时代下的新思想、新模式和新战略。本期对话嘉宾:南崇集团董事长*永平先生。
撰文
秦如东
采访
秦如东
摄影
熊刚
出品
乐居财经
“人生本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一步皆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在南崇集团办公室内,墙上挂着一副这样的标语。
透过*永平办公室的落地窗,赣江波光粼粼,沿着赣江大道一路往南,约17公里外的九龙湖,这是他在南昌的家。
80后*永平,作为一位资深的马拉松“跑友”,自称从“泥巴中”打拼起家,创业11年后,深谙深耕与保持自我之道:
慢,即是快。
房企马拉松
年11月,一场以南崇置业冠名的健康跑活动,在抚州崇仁正式开跑,吸引了约人参与。这场健康跑,是这座江西小城难得的跑步活动,在当地的跑友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发起人,除了当地的长跑协会,还有一位资深跑友的身影——南崇集团董事长*永平。
*永平酷爱跑步,每天从17公里外的九龙湖,跑步至凤凰洲的办公室。在他眼中,跑步能促进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能锻炼人的意志。
今年的南昌国际马拉松赛,*永平了“全马”(即全程马拉松,全长约42公里)。
他说,这是他的热爱。
*永平眼中,马拉松代表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永不放弃的精神。“每一个参与马拉松挑战赛的选手,都是在与自己挑战。”
事实上,跑马拉松,十分讲究‘配速’,自我的节奏很重要。
*永平在公开场合曾明确表示,地产经营其实也是一场马拉松,首先要在市场上能够持续生存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而在当下,越来越多的房企,已经在反思并处理“高周转“带来的弊病。当规模不再是唯一指标,房企管理架构变革和产品品质提升的步伐有所加快,追求管理红利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这与*永平的“马拉松”经营理念,不谋而合。
如果“高周转“代表的是百米冲刺赛,那么深耕区域、坚持长期主义,则是一场马拉松。房企们也面对着高速冲刺与“细水长流“的选择。
过去十年,房地产市场规模大踏步发展,部分房企抓住机会,大胆上杠杆,短时间内迅速做大规模,一度成为了明星企业。在增速为王的时代下,慢,就被淘汰。然而“三道红线”一出,这些跑得太快的房企,神话破灭。
“房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一样,高杠杆的经营模式犹如悬崖上走钢丝,走得太快容易出事,稳步前行才能走得更扎实、更长远。”
一线房企的这种改变,给了*永平这些深耕区域、小步快跑的房企,更多机会。
而南崇集团,也开始尝到深耕的甜头。“事实上,在南崇深耕的区域,我们的去化速度、资金回正周期,甚至要快于上市房企,这就是深耕区域带来的优势。”
在*永平看来,深耕区域,意味着在这个区域内的精耕细作,更加了解当地客户的需求,形成当地资源优势并加以利用。
这场房企“长期主义”的马拉松赛跑,“跑友”*永平已经准备充分。
创业进取者
这是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也是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
创业,同样也是一场马拉松,十分考验创业者的耐力、自制力、精神力。*永平自称,是从“泥巴里“打拼出来的。
事实上,10年前的*永平,也是第一次接触到房地产行业。
起初,*永平天真的认为,建房子跟小时候玩泥巴类似,觉得很新鲜,就开始做了起来。没成想,这一干,就是10来年,把房地产这个行业凝聚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创业就像带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一步一个脚印带大,见证着成长的每一刻,很有成就感。但带孩子,真的很辛苦。“
在南崇集团创立初期,*永平凡事都亲历亲为,扎在了项目上。从拿地、项目规划、建设施工、销售,再到最后的交付,他都狠抓每一个细节。“亲身经历过这些项目的成长,并得到业主的认可,这种荣誉感、欣喜感,非常强烈。”
创业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这十多年中,*永平最大的苦恼,在于如何能贴近市场客户,打造客户需要的产品,完成建筑方案设计,让自己、让公司变得更加专业。
别人的产品,可以借鉴,但,终究是别人的。*永平自知,一线城市的产品看上去确实不错,但究竟适不适合当下县城的生活需求,县城购房群体究竟会不会买账,得打个问号。
于是,在一个项目的产品建筑方案设计出来前,*永平带着年轻的团队,深入老百姓,了解当地购房群体的喜好、居住生活习惯等,形成总结报告。在对目标客群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之后,因地制宜,打造属于这些购房群体的“美好生活”。
对于*永平而言,最大的挑战,主要还是集中在交付阶段。
所谓众口难调,在交付过程中,有些业主对产品不认可,认为与预期有差距;有些业主对物业收费标准不认可。这些,都需要*永平的团队,积极去解决。
*永平迎难而上,为了给业主提供超出“价格”的服务价值,积极学习优秀品牌物业的管理经验,率先在崇仁采用每栋楼的管家式服务,打造出了一个远超物业费价值的物业服务,最终,让业主体会到了“物超所值”。
“我们要做,就做品质最好、服务最人性化。”
在首个项目大获成功之后,*永平马不停蹄,继续大干特干。深耕多年后,南崇集团在崇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然而,*永平在崇仁打下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之后,渐渐意识到,南崇集团,想要走得更稳、更长久,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团队、更加丰富的资源平台。
是时候,走出去了。
南崇的突破
抚州崇仁,人口约30万人,年GDP约万元,无论是在全国名气还是在省内的经济实力上,都属于“默默无闻”。
即便是诞生于不发达县城,南崇集团在成立十年后,累积开发量接近万平方米,可售货值达亿元,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完成了47.9亿元的销售业绩,土地储备还拓展至湖南、安徽,其中湖南浏阳项目面积达亩、可售货值70亿,安徽项目达亩、可售货值约30亿元。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江西企业而言,不容易。
但,居安思危。
*永平意识到公司的发展瓶颈。在崇仁,房地产行业越来越难做,对团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县城,可以避开一线房企的锋芒,但是人才、资金、专业化水平、企业职业化等方面,远远无法满足和支撑南崇的未来发展。*永平觉得,继续在抚州崇仁这样干下去,没有出路。于是,*永平当机立断,果断将南崇集团总部,从江西中东部偏居一隅的小县城,搬到了省会南昌。
搬到省会南昌之后,前方的路,似乎一下子就开阔了起来,专业化团队组建、融资渠道等等,都顺利突破了瓶颈。
在着手解决上述方面的瓶颈之后,南崇集团在年开始发力,去年新增了五、六个项目,分布在湖南、安徽、上饶、吉安等地。
当然,*永平也深知,到了更大的城市之后,需要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有更加清醒的认知。在融资渠道不太丰富的情况下,不贸然进入一二线城市市场,而对于土地的取舍,南崇也有着自己的标准:地块位置较好、面积一般控制在70-80亩左右。
而对于拿地方向,*永平有着自己的判断。“我们有两个拿地的方向,第一个是在土拍市场进行常规的土拍竞价,第二个利用自身的酒店产业优势,通过酒店配套资源的嫁接,与其他房企充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地块。”
在其他地产商对酒店重资产运营避之不及的当下,南崇集团却在这个领域,风生水起,甚至成为了南崇集团在土地市场上的一大利器。
据*永平介绍,目前南崇集团已经拥有了一个比较专业且成熟的酒店运营团队,在这个团队的运营下,已经获取了较为稳定的营业额和收益的增长。“目前该板块的营收占集团的10-20%左右。”
公司团队越来越专业,带来的产品,随之与时俱进,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这也是房企,尤其是创业型房企想要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永平“人间清醒”:“当下购房主力*已经从60、70后变成了80、90后了,购房群体的教育水平、眼界、生活品质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未来的产品设计和建设,一定要跟上购房群体的需求变化,甚至要超前。”
可以预见的是,南崇集团未来的产品,一定是根据客户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酒店、地产两大支柱产业的不断开花,对于未来,*永平信心十足。
而这场有关房企的“马拉松”耐力赛跑,年轻的创业型选手——南崇,在路上。
以下是乐居财经与*永平先生的对话精选:
乐居财经:当下市场信心不足,开发商以价换量,您觉得该如何应对?
*永平:我不认可打折销售的销售方式,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讲,一旦形成负面消息后,可能越卖越差,市场上一定认为你还会降价,把整个行业的信心全部打下去,解决不了长远。市场下行下,只有品牌做得越扎实,才能越从容的应对。如果在当地有品牌影响力,项目确实做得好,老百姓的购房需求不用担心。我们的主战场是在四五线城市,主力客群是刚需客户,不是投资性客户,所以影响不大。
乐居财经:中小房企在面对龙头房企的竞争中,您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永平:县城对我们这种区域性企业来讲,是一定有生存空间的。我们会避开一线房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城市,进入一些人口较多的县城,例如30万人口、县城城区面积在20-30万平方公里的市场。一线房企不愿意进入,这就是我们的市场和生存空间。目前江西房地产每年的市场份额约亿,只要占到其中的百分之七、八,我们也能生存下去,而且城镇化率不是每个县市都高,这就有了发展空间。
乐居财经:您如何看待下半年及明年的房地产的走势?
*永平:下半年房地产走势,行业的信心还是不足,扛过这个冬天可能会好一点,但明年的春天也不会很暖。我个人认为未来的调控方式可能会是一城一策,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针对房地产企业特性不一样,来出台*策,整个行业才能生存下去,才能盘活空间。
乐居财经:南崇集团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永平:南崇集团是从抚州崇仁出来的地产企业,年就涉及房地产行业。年,我们从抚州搬到南昌办公,主要原因是企业遇到了发展瓶颈,包括人才、融资、专业发展、企业职业化等,我们也想让企业得到稳定长远发展。年,我们开始发力,去年总共拿了五、六个项目,分布在湖南、安徽、上饶、吉安等地。我们有两个拿地的方向,第一个是在土拍市场进行常规的土拍竞价,第二个我们还有一个酒店产业的优势,通过酒店配套资源的嫁接,与其他房企充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地块。
乐居财经:十余年的创业史中,您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永平: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每一个项目从拿地、建设到交付,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它慢慢成长,从幼儿园,到小学,到高中,到大学,然后到了成年走出这个家庭,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小孩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都手把手的陪伴。亲身经历过这些项目的成长,并得到业主的认可,这种荣誉感、欣喜感,非常强烈。
文章来源: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