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简介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304/8714638.html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
梁启超在《新民说》的话很具有代表性:“皇皇种族,乃使之永远沉沦,其非人心也哉!夫驻防云者,则岂不以防我汉族哉!”知识分子逐渐输入民族观念,强调汉族,推翻满族统治,提高国家凝聚力。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提出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和信仰伊斯兰的诸多民族“五族共和”,汉族正式出现。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年)。年清*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府。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也因此逐渐消亡。年,清*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汉族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
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
中国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五个民族,56个民族的确定还在解放后。年后,国内实行民族平等*策,对民族名称采取“名从主人”原则,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公开民族成分,到年,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就有多个。
现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不是一次性产生的,有四个阶段。年至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认定了蒙古、回、藏和满等38个少数民族,第二个人口普查是从年至年,这次针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个族体名称逐一识别,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仡佬等,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已确定的53个少数民族中。56个民族大体确定是在年至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这个阶段新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民族成员增加至56个。
汉族的图腾龙飞凤舞是由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
民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这一奇特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后来,“龙”的形象开始出现于各种图案之中,并逐渐成了帝王的符瑞。相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帝是附宝感“北斗”而生,尧帝是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龙之精神是万物一体,相容并蓄的精神境界;是追求和谐、群体本位的人生态度;是中华大一统的情结。
汉族公认的基础经典是《易经》,无论是诸子百家哪一支,都是认可《易经》的。《易经》的基本思想是表达万事万物的规律,变化等的学问。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事物,比如黑白、冷热、好坏、善恶等等;而太极图则代表了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并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的不同结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华夏自古有一个观点:书不尽言而言不尽意;用符号表示一些意义,往往有文字所达不到的效果。每一个阴是由两个短横构成,阳则是由一个长横构成;单独的表示阴或者阳的符号叫做爻,一阴和一阳并列,叫做两仪;两爻有四种不同组合,叫做四象;三个爻有八种不同组合,叫八卦;而六个爻则有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叫六十四卦。
在《易经》中,每一卦,每一爻都有对应的话语和句子,作为解释。《易经》奠定了华夏人的基本哲学理念,比如我们认为,阴阳都是相互转换的,好坏也并非一成不变,阴中有阳而阳中有阴。事物并不可能永远兴盛,也总有衰落的时候,太阳会升起也会落下。故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或者一个民族,能够适应白天也能够适应黑夜,才是王道。
民系(abranchofthenationality),是同一个民族内部由于文化特质的差异而划分的群体,民系即为民族的一部分,或称之为亚民族。一个庞大的民族,随着环境和时代变迁而逐渐分化,各个局部成为若干个不同系派、各个微有分别的民系。民系的乱离迁徙,途径不同,栖止殊异,到达目的地以后,容易受当地各种环境的影响,原有属性便发生变化,结果便是民系的形成。
由于民系只是一个学术上、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民族则是法律概念),因此如何定义一个民系,并没有公认的标准。如同大卫.梅柏利—路易斯对族群的定义一样,一般来说,如果社会上存在一个群体,有著相同的语言、文化、风俗、历史和心理认同,就可以称之为一个族群,但又不仅仅如此。由于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于空间关系而非线性关系,因此,需要多大的差异才能形成一个民族、民系,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标杆,所以很多时候,民系,与民族、族群一样,在认定上,都存在争议。
民族和民系的划分标准,有五个方面:第一是语言;第二是民俗;第三是文化认同;第四是地域;第五是经济生活。很多人会问,现在的民族和民系就可以完全地划分吗,答案是不能。因为它已经被完全同化了,越来越趋同。根据地区划分的汉族八大民系,北方民系又分为八个民系,汉族共有十六个民系。
晋绥民系:
分布在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说晋语;代表城市:太原、运城,呼和浩特。
吴越民系(江浙民系):
分布在江苏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安徽东南部和江西东北部(信州、上饶、广丰、玉山的吴语一区三县,婺源、德兴、浮梁的徽语三县);说吴语、徽语;代表城市:苏州、绍兴、上海、杭州、*山等。
湖湘民系:
分布在中国大陆湖南省相当部分地区、临近湖南、重庆市和广西部分地区;说湘语;代表城市:长沙等。
江右民系:
分布在江西大部、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安庆地区)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说赣语;代表城市:南昌、景德镇等。
客家民系:
分布在广东东部大部、福建西南、江西南部,湖南小部,台湾,香港、四川的些许地区和东南亚、世界各地;说客语;代表城市:梅州、赣州、惠州,深圳。
闽海民系:
分布于福建、台湾、二地大部分地区,以及广东、海南、浙江的沿海地区和东南亚、世界各地。其中着名的潮汕民系和闽南民系属主力;说闽语;代表城市:福州、泉州、漳州、台北、潮州。
广府民系或粤海民系:
分布于广东珠三角、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北美洲,世界各地。说粤语;代表城市:香港、澳门、广州、佛山、东莞、南宁、珠海等。
北方民系:
分布在长江以北除山西地区以外的各个地区,包括西南。操北方话(广义的北方民系,并非北方人)。北方民系分为八个民系:
东北民系: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除大连和丹东以外的地区。说东北话;代表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等。
燕幽民系:分布在北京和河北北部,说北京话;代表城市:北京等。
冀鲁民系:分布在山东中西部和河北大部,说冀鲁话;代表城市:济南、天津、保定、唐山、石家庄等。
胶辽民系:分布在山东东部和辽宁南部,说胶辽话;代表城市:青岛、大连等。
中原民系:分布在河南、山东西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说中原话;代表城市:郑州、徐州、安阳、洛阳、开封、曲阜、阜阳等。
关中民系:分布在陕西中部,说关中话;代表城市:西安、咸阳、宝鸡等。
兰银民系:分布在甘肃北部、宁夏北部,说兰银话;代表城市:兰州、银川等。
湖广民系: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以及湘桂二省部分地区,说西南官话;代表城市:成都、武汉、重庆、昆明等。
江淮民系:分布于安徽省中部及南部沿江地区、江苏省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及江西北部(九江地区)、湖北东部部分地区,说下江话,代表城市:扬州、南京、安庆、镇江等。
广府民系
狭义的广府民系只包括以广州文化为核心和以广州话为母语的人,主要分布于今天的广州、佛山一带;
广义的广府人则包括九大分支,包括大量语言、风俗相距较远,不少甚至很难沟通的人群,这些民系包括粤海民系、莞宝民系、罗广民系、四邑民系、高凉民系、邕浔民系、勾漏民系、钦廉民系以及吴化民系。
广府民系,即广府人,在广东境内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分布于广东、香港、澳门,母语为粤语的汉族族群。广府人说粤语,俗称“广东话”、“白话”、“广州话”、海外华人惯称“唐话”,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广府居珠三角、粤西、粤北,代表城市为广州。广府山水兼居,广布珠江三角洲平原。广府人根源于秦朝遗民。之后两千多年里,躲避战火的北方难民翻越梅岭关后到达南雄珠矶巷,休整之后顺北江来到珠江三角洲,所以广府人大都声称自己来自南雄珠矶古巷。
广府是广东第一大民系,人口占本地族群60%。广府人享受生活,善经商,会花钱。广府人务实、乐观、包容,传统广府人天天给财神爷上香。广府人美食虾饺、肠粉、莲蓉包、皮蛋瘦肉粥。广府人比较包容,一围桌子10个人,只要一个人讲普通话,其他人都会用普通话交流;广府女人从容务实,做得一手好菜和滋补老火靓汤,精明善理财。广府人多赛龙舟、舞狮,风俗保存完好。广府华侨多在欧美、东南亚,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约有1.2亿人;在中国境内中仅次于以北方官话和吴语为母语的人数。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的华人社区中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粤语也是除了现代标准汉语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汉语。广府人在海外的华侨居全国第一位,尽管他们可能已在异地定居创业,但始终*系中华,依恋乡土,时时不忘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的情结深藏在心底。
广府人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饮食、语言、风俗和建筑风格的汉族民系。粤剧名列于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粤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广东剪纸精美细致,石湾陶塑技艺登峰造极,从“武术之乡”佛山发展出了中国南派武术,为期七天的广府庙会,热闹非凡地展现着这个民系的十八般武艺。
客家民系
客家民系即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现在在广东主要分布于梅州和惠州一带,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是秦朝末至宋朝初,*河流域汉族居民数次从中原南迁,抵达粤、闽、赣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从广东的梅州、惠州、河源、福建和江西南部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四州为梅州、惠州、汀州、赣州;而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广东的梅州市则因其是客家人最主要聚居区之一而被宣传为“世界客都”,广东的河源则被称为千年“客家古邑”。由于海外客家华侨祖籍地最多的是原惠州府,所以惠州又被成为“客家侨都”。赣州是客家人南迁最早的集中地,因而被称为“客家摇篮”。福建省长汀县在漫长的客家人迁徙的历史上汀州作为第一个府治行*机关而存在,所以被海内外六千五百万客家人称为“客家首府”。
客家人说客家话,客家的电视台多以“世界客都”梅州的梅县话播音。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客家人多住山地丘陵,客家人来源于两晋时期中原望族和高官的“衣冠南渡”。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嘉应是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客家人在广东人数约万,人口占本地族群30%。客家人崇文重教,多从*,会省钱;客家人重视敬亲祭祖,相对拜祭较少。
客家美食盐焗鸡、梅菜扣肉。客家人在外也喜欢抱团,只要一讲客家话都是自己人;客家人不排外,他们的团结只限家族,可谓深得孔子真传。客家女以贤惠、勤俭著称于世;旧时客家男人多外出谋生或读书求仕,于是家里大小事都由妇女一肩扛起。客家人爱好足球,梅州是我国传统足球之乡。客家人全球约有万人,约万人分布在东南亚在内的80余个国家或地区。
闽南民系
简称闽南人,自称河洛,又称福佬是汉族八大主要民系中闽海民系的分支,属于南方汉族。闽南人主要分布于台湾、中国福建、广东、浙江、海南以及东南亚等华裔聚居地,若加上世界华侨总和则人口超过1亿。
狭义的闽南人指的是中国福建闽南地区使用泉漳片者,约为今日的福建南部沿海、广东与香港、台湾、新加坡、南洋与欧美以及世界各地的闽南移民;广义的闽南人则包括了潮汕人、海陆丰话、浙南闽语、雷州话、海南话、中山闽语的使用者。在中国闽南地区、台湾各县市(不包含桃竹苗)、马来西亚部分地区(北马区如槟城,中马区如巴生与南马区如新山)、新加坡等地,闽南裔人口大多是当地优势族群。
闽南人实际上是晋唐中原汉族与古闽越族血脉相融的后裔。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率兵入闽,统治福建数十年,王审知后被世尊为“开闽王”。其次兄王审邽及其儿子王延彬统治闽南数十年,保境安民,又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使闽南在五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今闽南人说起祖籍原乡,多说自己是河南光州固始,其实有相当多为归附王家的伪托。闽南文化正是在从晋到唐传播入闽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孕育起来的。在留存古中原文化、融会闽越文化及吸纳南阳文化的基础上闽南文化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闽南文化是典型的地域文化,它发源于泉州地区,逐步向漳州地区、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台湾地区及海南地区扩展;并且随着闽南人的大量外迁、漂洋过海,向五湖四海开枝散叶。目前,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多万人,全球讲闽南语的人更多达万人。
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泉州最原生态保留着地域文化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方言古话、饮食习惯、节庆礼俗、民间宗教信仰、民居建筑等。年,文化部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区就是泉州。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早已深入泉州的城市肌理;全市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有项,其中世界级4个、国家级33个,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有三个类别,泉州是中国唯一三个类别都有入选项目的城市,中国也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三个类别都有入选项目的国家。
在年,泉州就开始举办“闽南文化节”,至今已举办了3届。年4月,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举办了第一届世界闽南文化节,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出席并致辞,阐述了闽南文化从大陆传播到台湾的历史,高度推崇闽南文化“进取而不掠夺,开放而不软弱”的精神特质。在多方的共同推动下,活动升格为“世界闽南文化节”,并发展成现在由泉州、台湾、澳门、金门等地轮流举办。
泉州是联合国授予的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泉州作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的原乡,有最纯粹、最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答嘴鼓、拍胸舞、陶瓷、木雕、纸织画、漆篮、金苍绣等工艺作品和影雕、刻纸、妆糕人等。
闽南童谣属于闽南民间的口传文学,具有集体性(即集体创作)与变异性(即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增删补充等变化)的特点,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闽南方言语音所构成的韵律美与节奏美,通俗易懂,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深受儿童喜爱,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
杨安东是泉州市曲艺家协会会员、惠安县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洛阳镇文史研究学会秘书长,他曾经创作《夸惠女服饰》《惠安女》《闽南人个个猛》《来惠安好佚佗》《蟳埔亚姨》《咱厝人讲咱厝古》《新农保》等多首闽南新童谣,并获奖多次。特别是年创作《惠安女水茫茫》(原夸惠女服饰)闽南方言新童谣,已作为幼儿大班学前(闽南童谣)本土文化教材,在闽南地区推广。闽南童谣时常在洛阳镇洛阳古街唱响,通俗的俚语,浓浓的乡音。在闽南方言中,表达浓浓的闽南地方民俗风情,这就是闽南童谣的独特魅力。泉州台商投资区公布了首批区级“非遗”名录中,闽南童谣名列其中,对该项目的保护和弘扬迈出重要一步。
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历史上,台湾隶属泉州府管辖。台湾人口中闽南籍的占到近百分之八十,而在闽南籍的人群中,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祖籍在泉州地区。在台湾,除了普通话,闽南话几乎是通用的语言。从台湾大选或其他集会上可以看到,演讲者在用普通话演讲过程中,经常夹杂闽南话,以此提高语气语调,可见闽南话在台湾社会*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闽南人的性格决定了闽南人的思维方式。由于闽南地处东南沿海,背山面海,地理位置决定了闽南人的性格比较复杂,大体具有豪爽、彪悍、仗义、敢拼、团结、吃苦、耐劳,同时也具有势利、排外、狡诈等特征。这些混合特征不可避免地也是台湾人的性格特征。这在两岸这些年的对峙与和解中都有所体现。比如,民进*无论是阿扁还是蔡英文,台上时叫嚣“独立”,但面对国际社会和大陆的强硬对策,拳头不敢握起,只能放放臭屁过过嘴瘾。
作为“闽南文化新街口,晋江城市会客厅”,五店市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拥有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这里保留和传承着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店市传统街区街内文物、历史建筑众多,遍布着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多样性建筑,保留着明、清、民国至现代各个时期的建筑。
潮汕民系
潮汕民系,分布于粤东潮汕地区的汉族族群,具有显著的海洋文化特征,潮汕人身影踏遍海内外,遍布华人商界的各行各业,被称为“东方犹太人”。潮汕人说潮汕话为母语,近似秦汉魏晋时期的古汉语,潮汕人以说潮汕话为荣,在广府话和客家话两大方言与普通话的夹击下丝毫没有衰退。潮汕人居粤东三市一县: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以及原潮州府丰顺县。
潮汕依山畔海,独占潮汕平原,潮汕人是历代从中原南下福建而后迁入粤东地区的早期汉人后裔。他们起源于中原、繁衍于潮汕、成名于海外。潮汕人的祖先多来自福建莆田,更早可能是太行山一带。潮汕人和太行山人一样脚尾指甲分成两片(六甲)、食道癌高发。潮汕常住本土人口约万,深圳也有万潮汕人。
潮汕人拼搏冒险,以“爱拼才会赢”为座右铭,潮汕人不问*事,善经商,会赚钱。潮汕人初一十五都要祭拜,民间俗称“拜老爷”,各路神明众多,祭品丰盛。潮汕人美食牛肉火锅、鱼饭、白粥杂咸。潮汕人最团结,宗族同乡观念强烈,在外相互帮衬;潮汕人称外地人为外省仔,排外一直是汕头特区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潮汕女贤惠勤劳,识大体;潮汕男人忙着打理生意,她们负责持家。潮汕地区的离婚率在全省最低。潮汕人全球约有万人,其中潮汕华侨的总数达多万,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湖湘民系
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以及临近湖南省的广西部分地区;人口约万,操湘语。湘语又称湘方言或湖南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门语言,是生活在洞庭湖流域一带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
吴越民系
分布在江苏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人口约万,操吴语。吴语是以上海话为共通语、以苏州音为标准音、以吴语区江南群城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四声八调清浊对立等正统存古的自然语言为古典语音规范、以江浙民系人所作白话文为现代语法规范的江左江南吴越人共同语。通行于吴越江南,为吴语区文化情感之认同,为吴越文化之根基。
吴语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以及安徽南部的部分县、江西东北部的上饶、福建的浦城县,此外在香港、台湾、日本九州岛及美国旧金山等地也有为数不少的说吴语的移民。
吴语在中国被认为是汉语的一支方言,在人口统计上是中国除官话方言以外的第二大汉语方言,在西方被认为是一门语言,在全球排第十位。吴语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3体系”中拥有独立的语言代码:ISO-3wuu。吴语因声音委婉动听,有“吴侬软语”的美称。
吴语与以官话北京音为基础制定的普通话完全不同,语音、词汇等方面和官话方言的差别非常大,不可互通,保留了更多的汉语古音因素。吴语在词汇和语法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纯粹用吴语书面语写就的《海上花列传》不会吴语的人根本就无法理解。
北部吴语
北部吴语又叫太湖吴语,为吴语的核心,北吴片内部通话程度非常大,合为吴语太湖片一个语片。
南部吴语
南部吴语分歧很大,甚至片内也有部分点不能通话。台州片语音与北吴最近,婺州等地跟北吴尚有通话可能,而东瓯片与其他片差异最大,不能通话。温州话具有古百越语、古楚(荆蛮)语底层,所以正常情况下即便吴语区的人也听不懂温州话。衢州和上饶的区话带有较多的太湖片特点,跟周围乡间的处衢话不同。处在蛮话区与闽南话区之间的金乡镇,人口1.6万,为明初金乡卫驻*的后裔,属太湖片吴语。南部吴语相邻两片间有些方言带过渡性质。
西部吴语
宣州吴语、徽州吴语分布于皖南、江苏西南部及浙江西北角,拥有辉煌的历史文化。宣吴在太平天国时期遭受重创,流民问题严重,故一些江南地区不讲吴语,此处仅计吴语文化县。徽州片曾因为没有浊音(北吴南吴宣吴都有浊音,浊音是吴语的准入门槛)而被划出吴语,但学术界至今无确切定论,徽州片是古吴语分支。
嘉兴市吴越王庙
吴越王庙重建以来,每年农历八月十一,举行大型敬神、社戏、商贸为一体的庙会,人迹遍及嘉兴全市范围,被钱氏后裔誉为浙江钱氏三大祭祖之地(临安钱王陵、杭州钱王祠、海盐吴越王庙),是南北湖风景区不可多得的一处人文景观。
嘉善······江南之源
嘉善县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东南侧的杭嘉湖平原,地平如席,既无山丘,又不濒海域,肥沃的土地和温润的四季,给勤勉的嘉善人以富庶生活。所以,富足、平和、谦逊,就成为了嘉善这一方水土的传统人文性格。嘉善也形成了“地嘉人善”的人文地理标记。
嘉善历史源远流长,素有“江南之源”的美誉。据考古发现,距今年,在“古嘉善湾”已有住民在此以渔猎与种稻为生。其后经历了“大运河开通”、“宋室南渡”、“反清复明”、“淞沪开埠”、“清末移民”等重大历史时期,吴越文化逐渐融合并随时代发展。
杭州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东北民系
分布在东北三省除大连以外的地区。人口约1.2亿,操东北官话。东北民系分布超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的汉族民系。这个连片分布于今天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四盟市的民系,内部差异小于关内其他民系,并迅速形成了足以影响全国的区域流行文化;东北居民的泛地域认同至今仍不输于各自的省籍认同。当面对其他地区的居民时,他们往往首先介绍自己是东北人;即便他们自称“吉林人”或“黑龙江人”,也经常被交谈的对方下意识地直接归为“东北人”。东北内部的地域认同或地域文化之所以如此坚固,并或多或少地给人留下刻板印象,这与东北民系形成较晚、行*区划变动频繁、区域封闭性强等原因密切相关。
晋绥民系
分布在山西中北部、内蒙中西部、陕西北部、河北西北部等地,人口约万,操晋语。晋语又称晋方言,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门语言,也是中国北方汉族地区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晋语是山西大部、陕北、河套等地区的主要语言,现代晋语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山西省、内蒙古中西部、陕西省北部、河北省西部、河南省北部等地区,以太原话为代表方言。晋语的命名来自于“山西省”简称,与古代晋国等没有直接关系。
晋绥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它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原绥远省*河以东及平绥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枢纽和唯一通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府、晋绥*区司令部所在地。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吕梁市兴县城西8.5公里的蔡家崖村,北依元宝山,南临蔚汾河,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纪念馆建于年,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2平方米,保护范围1.2万平方米,收藏文物资料件。年,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并重新布展。纪念馆展厅总面积达到平方米,包括“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毛主席在蔡家崖革命活动纪念展览”“贺龙同志生平事迹展”等七个展厅、展室,是全国唯一的全面反映晋绥***民12年光辉斗争史的多功能、综合性的革命纪念馆。
来到纪念馆新馆门前的广场上,一个高大雄伟的*民抗战浮雕耸立在广场中间,再往里走,就是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大门两边悬挂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等牌匾。
走进纪念馆,大厅正中间安放着贺龙元帅的大型雕塑,周围墙壁上的浮雕,描绘的是在*河沿岸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场上,战士们英勇杀敌的激烈场面。从大厅的左侧门进去,是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陈列展厅。展厅内容包括七个部分:历史转折、北上抗日,巩固战略枢纽、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组织、形成坚强领导,发展边区经济、摆脱边区困难,发展文教事业、加强新闻宣传,边区*民齐动员、支援全国作贡献,晋绥精神创伟业、成功实践铸丰碑。展馆陈列着反映晋绥边区革命斗争史的图片、文字、实物等珍贵史料,通过展板、蜡像、声光电等形式,生动再现了晋绥边区共产*领导下的*民英勇抗战的场景。走进纪念馆展厅,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一幅幅模糊泛*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革命文物,一段段凝结着历史风云的精彩解说,把人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晋绥边区文物史料馆
郝宏武个人出资开办了晋绥边区文物史料馆,年9月18日,多平米的史料馆在离石区昌圆大厦四层正式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馆内藏品按照十大类别陈列,包括:晋绥边区*府公函类、晋绥边区图书类、货币类、边区医疗卫生类、*队写于地方之信件类、战时鸡毛信类、战时公告、布告类、牛荫冠家函类、晋绥研究相关类图书资料、晋绥时期实物类等。
江右民系
江右,指江西,长江以西地区,古人以西为右,故又称江右。因长江在自金陵以上至九江一段为南北走向,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古有中原进入南方吴地的主要渡口,江之西地区称为“江西”。江右民系(英文:ThePeopleofkomese),亦称为江右人、赣民系。是汉族中的一个重要民系,江右民系内部有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互为认同,主要分布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鄂东南、皖西南的赣语区一带。
江右民系以中原、赣江、筷子巷、瓦子角、瓦屑坝、抚河流域、吉泰盆地为起源和繁衍地,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语言、风俗、赣派建筑风格。江西在两宋以后,由于得天独厚,人杰地灵,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历元至明,江西继续保持这一经济优势。在明朝,江西人口仅次于浙江,居全国十三个布*司中的第二位;由于地产丰富,盛产粮食、茶叶、陶瓷、纸张、布匹、木材……缴纳税粮在明孝宗弘治年代直至明神宗万历年代却居全国第一。
江右商帮是十大商帮之一,盛极一时,以讲究贾德著称。江右商帮是中国古代商帮最早成形的商帮,江右商帮纵横中华工业、金融、盐业、农业产品,江右商帮称雄中华工商业多年,被称为中国第一商帮。江右商帮称雄于明清两朝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1)水运发达,交通便利。(2)吃苦耐劳,艰苦创业。(3)物产丰富,技艺精湛。(4)科举盛行,官宦支撑。(5)讲究“贾德”,注重诚信。
崇仁县
崇仁县是临川文化发源地之一。地处江西中部偏东,抚州西部。为江右望县。唐称“抚之上县”,宋称“抚郡望县”。现辖7镇8乡,抚八公路横贯县内四个乡镇,为抚州市西大门要冲。崇仁县是江右民系的重要聚居县和繁衍地。
吉安市······庐陵文化
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现辖2区10县1市(即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井冈山市),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为汉族江右民系)。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沿用至今。有井冈山、白鹭洲书院、青原山、文天祥纪念馆、吉州窑、庐陵文化生态园等著名景区景点。素有“江南望郡”、“金庐陵“、“吉州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有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白鹭洲书院、青原山、文天祥纪念馆、吉州窑、庐陵文化生态园、天祥景区等著名景区景点。
庐陵文化是吉安江右民系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亦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市区。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庐陵府不但考取进士三千(天下第一)和状元二十一(天下第二),而且在明代建文二年(1年)的庚辰科和永乐二年(年)甲申科中鼎甲3人均为吉安人,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因而吉安有“一门六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百步两尚书”的美誉。
抚州市······临川文化
临川文化是赣东江右民系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亦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临川文化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涵盖现今抚州市十余县区,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于当今。临川文学、风物、哲学、教育、艺术、科学、技术、医理、学术、宗教、民俗、体育、语言、建筑、美食等实行向性组合;辐射邵武、南岭、庐陵、洪都和浙皖、瓯闽部分领地,而形成独具特色,自有特征,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区域文化。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创始人为汉代张道陵和他的曾孙张盛。张道陵被张盛尊为掌教、正一天师,因而又称天师道或正一道,为中国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后,正一派与全真派南北对峙,正一派在中国南方,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诸国,有着广泛的影响。晋代的许逊,在道教中形成万寿宫系统,成为独树一帜的道门分支。许逊实际上是位治水专家,受到江西老百姓爱戴,各处建万寿宫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凡有江西人到的地方,就有万寿宫的存在,大量外迁江西人以许逊的忠孝垂训作为端正民风士气的准则,遍布全国的万寿宫,成为容纳海内外赣人共同的信仰和乡情的精神家园,它几乎成了江西的象征。
“疍家人”
在广东沿海地区,生活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船为家,习于水性,断发纹身,崇拜龙蛇。他们有着异于陆上人家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过去漫长的渔家生活中有着诸多限制: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但他们仍保留着极具特色的渔家文化:从家居到服饰,从婚礼到渔歌,这个被称为“疍家人”的群体,编织了富有疍家风情的海岸风景。
舟楫为家,与水相伴在广东,旧时分布于珠江下游各支系的水上居民、流动渔民被称作疍家人,也叫疍民。他们主要从事沿海港湾的渔业和水上运输,祖祖辈辈浮家泛宅,长年累月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因此有研究学者认为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称他们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
汉族国粹
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中国有20大国粹:1、《易经》2、老子的《道德经》3、中医4、中华衣装(汉服或华服)5、丝绸(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6、茶叶的种植培育加工制作技术、茶叶的饮用和茶文化7、瓷器的制做技艺、景泰蓝8、中国画(国画)9、书法10、古琴、中国民族乐器、中国民族音乐11、围棋、中国象棋12、文房四宝13、道教14、中国建筑、中国园林、汉族民居15、武术、太极拳、气功16、昆曲17、中国烹饪(中国菜)、中国节日饮食文化、筷子18、针灸19、对联、灯谜、曲水流觞20、中国结、剪纸、刺绣。
汉族的传统节日
汉族主要节日:春节、元宵节(上元节)、龙抬头(二月二)、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情人节)、中元节(*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等。
春节
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象征团圆、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华民族过春节已有0多年的历史。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表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除旧布新、祭祀神佛、祭奠祖先、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清明节
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前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这一天便叫做“寒食”清明节当天为先人扫墓,给祖先的坟墓除草添土。宋代以后,寒食禁火的习俗逐渐消失,清明扫墓仍普遍流行民间。此外,人们在清明节还有踏青春游,放风筝,荡秋千等习俗。年,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初五,我们都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的习俗。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胸怀爱国激情,却报国无门,在楚国遭受秦国大举进犯之后,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汩罗河而死。民间为悼念屈原,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子投入河中,让鱼蟹吃饱以免伤害屈原的遗体,并且举行龙舟竞渡表达哀思。年,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中秋节
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旧时,一些地区的妇女或姑娘们要在晚间祭月,祭月用的供品是各种月饼和切成花篮状的西瓜等,形状都是圆形,象征着合家团圆。祭拜后,全家围坐在院中,一起吃月饼,饮桂花酒,赏月。中秋节还有给小孩子送兔儿爷的习俗。如今祭月仪式已逐渐消失,中秋节成为了人们团聚和娱乐的节日。年,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族经典电影
《过年》
拍摄于年,电影以春节为背景,描写了大年初一发生在程家的琐事:程家有13口人,上到高干的女儿,下到平民百姓,他们各自带来自己那个阶层的丰富信息,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为逻辑编织着这个家庭,本来是喜气洋洋的过年团聚,结果却大打出手,不欢而散;影片真实地展现了商品经济进入中国家庭后所引发的矛盾和震荡,其可贵之处是给人一种思考:当人们逐步拥有了丰厚的物质生活之后,是不是还有比这身外之物更重要的东西。
《过年》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民俗生活的悲喜剧。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向观众展示了一副真实、亲切的生活画卷;通过这样一个农村家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刻画出在改革开放大潮影响下,中国农村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而片中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组合似乎就是当代社会不同家庭、不同人群的生活缩影和典型。《过年》通过影片把这些矛盾体汇集在一起,所产生的摩擦与震动必然会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深思,让人们在苦乐、丑美、酸甜的观赏中,悟出人生和生活的哲理。
《金陵十三钗》、《暴走神探》等电影中,电影间隙插入一段优美的苏州评弹,不仅为影片艺术效果增色,同时更让人为角色动容,如《暴走神探》中盲女*诠释的缠绵婉转的《简神童》,简直美得让人耳朵陶醉;再如《金陵十三钗》中的一首《秦淮景》,简直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苏州评弹
以其简便的说唱形式、精彩的书目内容、惟妙惟肖的表演方式深受广大观众和海外侨胞的喜爱、赞赏。她与中国昆曲、苏州园林一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文化三绝”,又同昆曲、苏剧并称为苏州曲坛的“三朵奇葩”。在雅俗共赏的苏州评弹中,琵琶抑扬顿挫,吴语缠绵悱恻,词曲引人入胜,苏州评弹作为最温柔的汉族说唱艺术数百年来流传于江浙沪地区。苏州街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汉族曲艺说书形式。年5月20日,苏州评弹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族特色美食--“八大菜系”
菜系,又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膳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最为代表,再到春秋战国的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期,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
发展到清代初期时,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
除八大菜系外还有一些在中国较有影响的细分菜系,潮州菜,东北菜,本帮菜,赣菜,鄂菜,京菜,津菜,冀菜,豫菜,客家菜等。
汉族特色村镇
苏州拙*园
拙*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号),截至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也”意,名为“拙*园”。中亘积水,浚治成池,弥漫处“望若湖泊”。园多隙地,缀为花圃、竹丛、果园、桃林,建筑物则稀疏错落,共有堂、楼、亭、轩等三十一景,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
苏州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开放面积约0.88公顷,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誉为“假山王国”。狮子林自元代以来,几经荒废,几经兴旺。历次的重修都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经济特征。颇具争议的是最后一代园主贝润生对狮子林的重建。清咸丰年间,狮子林年久失修,叠石亭台坍塌,由贝润生购下重修。植花木、浚水池,增建燕誉堂、小方厅、九狮峰、牛吃蟹等景点。园周环以长廊,上置“听雨楼藏帖”、“乾隆御碑”、“文天祥诗碑”等碑刻71块。建湖心亭、九曲桥、石舫、荷花厅、见山楼、人工瀑布等景点,峰石依旧。又购园东住宅,建族校、家祠,在修建过程中采用了部分现代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彩色玻璃等,修建了部分西洋风格的建筑,留下了造园上的败笔和有争议之处。但也很好地保护了原存的建筑和假山,搜集了大量文物,使一代名园得现光辉。
四川刘氏庄园
刘氏庄园位于四川大邑县安仁镇,是大地主刘文彩急速暴发后建造的。整座庄园占地7万余平方米,为南北相望相距米的两大建筑群,共有房屋间。刘氏庄园是近代四川地主庄园建筑形式和风貌的典型,显示了在*阀混战中暴发起家的*阀、官僚、地主、恶霸四位一体的近代地主庄园的特色。刘氏庄园布局错综复杂,曲折幽深,新公馆现名”川西民俗博馆,其配置对称,主次分明。庄园建筑为高墙深院封闭式院落,山墙压顶,重门深巷,迂回曲折,宛若迷宫,充分体现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场。庄园内重墙夹巷,建筑十分奢豪,处处雕梁画栋,奇花异草、吉祥博古等装饰图案多达数百种。
重庆陈万宝庄园
陈万宝庄园原四川省三大优秀民居之一陈万宝庄园位于涪陵城西南42公里的青羊镇,是晚清涪洲大地主,诰赠朝议大夫陈万宝及其子孙所建庄园群体,累计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均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建成,素有川东陈万宝,川西刘文彩之说法。陈万宝庄园俗称石龙井,最早叫“陈萼楼”,因陈万宝贩卖鸦片发家而名。占地十二亩,房屋一百二十余间,历时十二年建成。陈万宝庄园是川东和江南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堪称西南地区中国清代民居的上乘之作。
山东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位于山东栖霞古镇都村,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至民国24年基本建成。庄园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硬山、坡顶、砖木石结构,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房屋多间,耗白银达43万两之多。俯视整个庄国,布局为三组六院,各组一至三院不等,均呈四合院结构,房舍多是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气势恢弘,蔚为壮观。日新堂”、“西忠来”“东忠来”并排三院南北纵贯。各院四至六进相间,皆以中门相贯,侧有甬道相通。主宅仪门居中,配以左右两厢。整个庄园四合院重重叠叠,井然有序,房舍疏密有致,鳞次栉比,浑然一体,做工精良造型朴实,既呈现出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特色,又展示了牟氏家族的豪华。
陕西姜氏庄园
姜氏庄园位于陕西米脂县,是陕北大财主姜耀祖投巨资建造的私宅。庄园占地40余亩,由下院、中院、上院和寨墙、井楼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姜氏庄园由该村首富姜耀祖请北京专家设计,招聚县内能工巧匠兴建而成,前后用时十三年。姜氏庄园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布局紧凑,由上而下,浑然一体。对外严于防患,院内互相通联,是陕北罕见的庄园建筑。庄园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墙高耸,对内相互通联,对外严于防患,整个建筑设计奇妙,工艺精湛,布局合理,浑然一体,是全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也是汉民族建筑的瑰宝之一。姜氏庄园整个建筑设计奇妙,工艺精湛,是全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也是汉民族建筑的瑰宝之一。
河南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是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建造的府邸。康家的十二代庄园主康大勇乾隆初年大建。“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康百万庄园座落于河南巩义市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康百万家族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成为豫商成功的典范。而如今的康百万庄园以豫商文化家园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中外游人。
*埔古港
位于广州海珠区石基村,古港中的新洲渔民新村目前是广州最大的一处疍家人聚居地,据悉这里住有多户、多人的渔家。整个渔村只有一条街巷、一家餐馆、一个修船厂、一个渔业合作社、几家士多店,除此之外全是造型各异立在水中的吊脚楼。半悬在水中的吊脚楼虽然与陆地相连,却是靠几根木桩立在河床上,因此和街上的砖瓦房比起来,显得脆弱、幽暗和陈旧。过去疍家人靠水而居,一是为了避人嫌弃,二是为了顺应出海渔作的要求,方便自家的渔船泊靠。而今很多年轻人已经洗脚上岸,外出打工,尽管岸上的居住条件会好得多,但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却习惯坚守在破旧的渔船上。
疍家人的水上生活习性为*埔古港增添了苍老而悠然的气息,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港美食。其中最为出名的要数艇仔粥。艇仔粥是以鱼片、炸花生等多种配料加在粥中煮成,爽脆软滑,鲜甜香美,风味多而不杂。行走在古港的青石巷陌中,海洋历史中孕育着淳朴的疍家风情,让人的脚步在不知不觉中变慢。
埭美古村落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九龙江的入海口与支流南溪交界的三角洲上,是闽南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是“闽系红砖”的代表之一,是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白礁村
素有漳州第一村的美誉,有年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如闻名海内外的闽南故宫----白礁慈济祖宫,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祖祠“世飨堂”,多年历史、朱熹讲学处龙池岩。
渼陂······庐陵文化第一村
进得村口,迎面一个高大的石牌坊,气派威严,好不壮观。小广场上的正在晾晒的晚稻,给人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这里有人在耕种,有人在生活,还没有那种过度泛滥的商业化。过了牌坊,就算进了村,村口的大池塘,倒映出一栋壮观的明清大屋,走近大屋才了解到这栋大屋就是村中的最有名的建筑:梁氏宗祠---永慕堂。
白马寨古村
位于丰城市张巷镇西南部,距市区18千米。年被评为全国首批29个省级文化古村(镇)之一,现属白马村委会,均为江右民系。村中所保存的古民居建筑以村南明代崇祯十七年()所建的符卿坊的世联科甲门楼为主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87幢古民居建筑和处匾额。整个古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保存比较完整和集中。且自古以来,白马寨曾产生了大量的科举人物和名商世贾,其中以明代尚宝司卿杨应祥、清代进士杨金诰父子祖孙以及在湖南常德一带经商的白马商帮为代表。“两大艺术,四大文化”是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的特色。
两大艺术即石雕和匾额艺术。白马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栋赣派建筑古民居和块石雕匾额。整个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规模较大,布局合理,保存完好。白马寨古建筑门的形式丰富多彩,有一字门、八字门、拱券门、贴壁垂花门、牌楼式门、复合式门等,门上遍饰石雕、木雕;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在江西首屈一指。
白马寨古建筑匾额书法的艺术水平也十分高超,有行、楷、隶、篆、魏、草及钟鼎文等。内容取材多在《四书》《五经》及历史典故。白马寨有集佛、道、俗神于一体的北屏禅林,有树洞可容50余位小学生的千年古樟,有预测人文兴盛的香泉井和全国唯一的地师府,各家文物众多,其中不乏珍品。
四大文化是指商帮文化、风水文化、*事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首推商帮文化。白马寨为江右商帮中的一支劲旅。白马寨的风水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早在明代,白马寨就兴建了中国唯一的供奉历代风水大师的“地师府”。白马寨的*事文化色彩浓厚,由于地处*事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白马镇的民俗活动也很丰富,其中一个与众不同的民间风俗就是妇女地位特别高,丰城市著名的谚语“铁路头的米,白马寨的女”,就是这一民俗的真实写照。
伍家沟村······“民间故事村”
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的伍家沟村,感受了一把民间故事的魅力。中国汉族民间有四大爱情故事分别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和《牛郎织女》。
伍家沟民间故事是中国汉族民间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提倡孝道、扬善弃恶、歌颂爱情、推崇智慧,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伍家沟故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20世纪80年代,在伍家沟村已发现汉族民间故事一千多个,民歌千余首,该村因此被命名为“民间故事村”。
人人都能将故事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来,是伍家沟村的一大特色。伍家沟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故事传家人李天友正在给网友讲故事。
虽然故事丰富、表演方式也很受观众喜爱,但伍家沟村的“故事演绎之路”却遇到了不小的尴尬。虽然伍家沟村人人都会讲故事,但活跃在舞台上的却是老年团,年轻人正在逐渐远离这一传统民俗。
吕家河村······“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
同样的尴尬也出现在了丹江口市的另一个村庄—位于官山镇的吕家河村。这一有着“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美誉的村庄,也出现了歌手年龄普遍偏大的状况。 “无论是故事村还是民歌村,都必须和旅游经济联系起来,和武当山旅游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年轻人才愿意唱,愿意讲。”
石邮村
南丰县的一个以傩(nuó)舞而蜚声中外的村子,石邮傩舞以古朴原始、粗犷豪放,更具原生形态而被专家誉为“汉族最后一个部落”。
跳傩的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初一叫“起傩”,十六叫“搜傩”。“起傩”之后,傩班开始挨家上户跳傩,直到十六日晚“搜傩”为止。这里有古迹、有古宅,还有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傩文化。神秘而充满含义的跳傩试图通过这些古老的仪式,带我们回到那个年代。
在汉民族现存的、具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中,作为一种民间力量,傩承载了汉族之所以成为汉族其最为原始的力量:刚劲、无忌、血腥、坦然、秩序,还有尊严,多年来,傩仪式一直在维持着石邮村子的秩序。
汉族也有五彩缤纷的服饰,下面的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您知道吗?
屯堡人
明代遗韵----安顺屯堡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以及普定县、镇宁县和平坝县一带。
云山屯······贵州省唯一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村寨
贵州省安顺云山屯,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屯堡文化村寨,也是“云峰八寨”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的雄奇、险峻和美丽,曾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犹如一部古代屯田文化的百科全书。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成为贵州省唯一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的村寨。
本寨
本寨与云山屯紧挨,也是云峰八寨之一。本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它曾经是明朝征南时期一个武将的大本营;它古朴典雅,依山傍水,碉楼耸立,石房紧凑;是一处具有典型农耕生活情趣的小村寨。在本寨中,各家各户是自成体系的封闭式“合院”建筑,却又以曲折的小巷连成一体。户与户有暗门相通,家与家有高墙相连,形成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易于自守的格局。
由于本寨是大户人家选中的风水宝地,高宅大院较多,现存用粗大料石砌筑的高层碉楼就有七座。宅院大门有雕凿精美的垂花门楼,住居和天井有精致的隔扇门窗、额枋、门簪;精雕的石础、石地墁、石水漏、石门联;“走马转角楼”上是屯堡女人挑花刺绣的地方。
安顺屯堡文化博物馆
在云山屯和本寨之间,有一座号称贵州中国之最,也是唯一的一个屯堡文化博物馆。室内展区由“调北征南”、“定居黔中”、“江淮余韵”和“大明遗风”四个馆组成。博物馆以文物、油画、雕塑、图片、沙盘、实景再造等形式,浓缩余年的屯堡历史,展示屯堡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生动历程,成为游览云峰景区的向导和说明书。(屯堡文化博物馆位于云山屯与本寨中间的位置,云山屯门票含有博物馆游览。)
江南水乡安顺鲍屯
安顺市西秀区鲍屯村被称为“袖珍都江堰”的古水利工程已有多年历史,如今仍然发挥着灌溉功能,滋养着一方百姓,为10个村民组户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令人称奇。鲍屯水碾房项目获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年亚太遗产保护奖中最高级别的卓越奖。
屯堡建筑---屯堡本身就是一个防御体系,石头建筑是它的显要标志,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几乎都是石头,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个石头世界。
屯堡地戏---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点的是地戏,地戏顾名思义就是以平地为舞台围场演出的戏剧。地戏源于明代的*傩,它是由征南大*带入黔中的。屯堡人的祖先跳*傩不是娱人,更多的成份是娱神,用这一种傩仪作出征的祭典,振奋*威,恐吓敌人。在今天的詹家屯,原始粗狂的屯堡地戏依然是屯堡人最热衷的娱乐活动,可说是“戏剧的活化石”。要亲临感受明朝历史文化,来安顺吧。
云南大包头汉族,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明朝时从内地迁居到边疆屯兵戍边。
因栖身的户撒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封闭,古代汉族的服饰、语言、风俗在这一族群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存。
广西高山汉族,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田林、凌云、乐业、等山区县,由于他们聚居在石山高寒地区,俗称“高山汉”;
高山汉的服装以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乡的最为典型,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浓郁的衣、裤、鞋、袜、背带、围腰带应有尽有。蓝黑色崇拜是这方族群服饰的重要特征,是一种自然崇拜。
凌云县泗城镇的陇堆屯,当地的吴姓村民就建起了全国第一座高山汉族的民俗博物馆,收集了不少的器皿用品,据馆长吴天来介绍,他们这一族人是多年前从四川迁徙而来,陇是山陇的意思,“堆”是“兑”的变音,这块地盘,就是初来的先人用物品向当地的壮族人兑换而来,在这里,他们利用大自然中的一切为自己的生产生活服务,顽强地生存着。
陇堆民俗博物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因战乱而被迫南迁的家族生存、发展兴衰的历史故事。了解他们的行踪,了解他们的习俗,就能了解桂西北高山汉族群体的历史。
福建三大渔女:蟳埔女、湄洲女、惠安女
蟳埔女服饰描述“民主头、封建肚”,蟳埔女服饰中最具特色的是簪花围头饰,被誉为“行走的花园”。蟳埔女主要分布在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蟳埔女生活习俗”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安女服饰俗称“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惠安女是生活在惠安县东部海边的一个特殊汉族族群的妇女统称,主要分布于惠安崇武半岛和小岞半岛上。“惠安女服饰”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湄洲女的传统形象是“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用信仰装扮自己”湄洲女是湄洲岛籍女子的统称。帆船头造型的湄洲女发髻与大海衫、红黑裤子并列为湄洲女服饰的三大显著特征。
湄洲是妈祖的故乡,据说岛上妇女最初是在礼祭妈祖时才穿此类服装,意在缅怀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后逐渐演化为日常服饰。对于妈祖服饰,还有另外一种诠释是其中的红色部分代表火焰,意寓以水克火,以火克水,这样可永保平安吉祥,因此妈祖服饰与古代的“水火棍”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周易文化的一种延续。
作为世遗“妈祖信俗”的子项目之一,湄洲女发饰、服饰于年6月即被列入莆田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湄洲女发髻的技艺,承载着妈祖文化的独特内涵和象征意义。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年3月,妈祖文化写入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年8月底,莆田正式加入中国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湄洲妈祖祖庙成为莆田市唯一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世界文化遗产的首批申遗点。
福建三大渔女的共同信仰妈祖,妈祖文化历史遗产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拥有的且是唯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于年成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不同文化、不同*治意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的妈祖信仰的民众共同欢庆,这也是千百年以来各个国家文化交织与交流的深厚历史的遗产,是他们对妈祖信俗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不存在没有文化的民族,也不存在没有民族的文化。我们有责任了解和坚守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把它客观地阐释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且尊重它。
本文由易编辑整理,部分文字、图片转摘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删除。
电子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