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容县教育史上的有功之臣赵珂 [复制链接]

1#

华容县教育史上的有功之臣——赵珂

█半合才

赵珂(-),字廷器,号慎轩。浙江*岩南隅永利桥人。宋宗室安康郡王赵士说之后。

赵珂的曾祖父名赵友谅,祖父赵季宁,父亲赵同伏。赵珂有兄弟四人,排行老二。赵柯生而魁梧颖秀,志高才迈,弱冠补县学生,勤励刻苦,深造阃奥,无让名儒。洒为翰墨,飘逸润泽,不惭古法。其文章写景述情、记物叙事、论证答述皆秩然条理,为当时学宪大臣所器重,每以“试冠*”期许。而赵柯却每试不利。至正统甲子(),在经过六届科考,才考上举人,已四十出头。赵柯考上举人后,没有参加进士考试,由吏部谒选,出任华容县教谕。

赵珂来华容之前,“华容儒官类寡学,黩货以败,人皆蔑视如无,黉舍鞠为菜园,生徒老朽,科第久乏”。赵珂出任华容教谕后,以其“翠竹碧梧之格,和风甘雨之情,通今博古之学,已足动人。加以详言正色,宽猛适中,随机应变,以劝以感”,“同诸生讲肆,程督愈严”,至景泰庚午年,华容就有董廷圭、陈伯良、程万里、谯赞、刘大鹏、雷时中六人考上举人,其中董廷圭荣膺解元桂冠;至景泰癸酉,又有雷浩、刘希昂中举,至景泰末,又有黎淳、黎民*、毛瑄三人考上举人。“自此,华容多才,科第继盛”。

景泰丙子(),朝廷考绩,认为赵珂*绩突出,遂擢升其为山东博兴县知县。赵珂在博兴县任职九年,“田野开辟,乡无惰农,盗贼敛迹,邑称富庶”。朝廷拟让赵珂继续当官,但赵珂执意致仕,告归展墓,从容山水间,“读书饬行,训诸子孙”,颐养天年。致仕五年后,寿终正寝,享年68岁。葬于家乡*岩永利桥,成化癸巳年(),其孙辈在墓旁修建祭祠。

赵珂去世后,成化丙申()春,其孙赵本赴京会试,请黎淳为赵珂墓祠撰写了碑记。弘治五年,刘大夏调任浙江左布*使,亲往*岩祭拜赵珂墓,并题写诗一首刻于碑阴。诗曰“时雨华容道,清风博野亭。怀师不可见,墓草自青青”。

附:黎淳《赵珂墓祠碑记》

赵珂墓祠碑记

(明)黎淳

宋社既屋,运改泽存。其子孙柯分蔓引,散处吴越,久而成家,益蕃以巨。吾于*岩得其一枝最盛者,曰南隅永利桥赵氏焉。赵氏实宋宗室安康郡王士说之后。士说有仲子讳不弱者,官*岩丞,因流寓焉。今传有十世,代有显宦。吾又于赵氏中,得其一人最贤者,曰珂,字廷器,别号慎轩,学者皆称为慎轩先生,即先师也。

先生曾祖友谅,以子鼎贵,赠工部员外郎。祖季宁,父同伏,皆未仕也。同伏气豪行危,晚乃退休,括囊远害;且慕庞德公高致,自号遗安;产四子,先生仲也。生而魁梧颖秀,内服家教于亲,外求丽泽于友,志高才迈,弱冠补县学生。时翰林检讨陈公璲以诗学鸣于台,弟子尊崇者甚众。先生私淑于人,得其要领,勤励刻苦,寒暑无间,非节朔不一归;用是大有增益,深造阃奥,无让名儒。陈公大器重焉。洒为翰墨,飘逸润泽,不惭古法。而写景述情之句,记物序事之章,论证答述之作,秩然条理。当时所推重者,非出于先生之笔则不贵。时县令周君旭鉴,方虎视*岩,力锄强戾,奋髯一怒,群凶胆落,生徒震慑,莫敢近。独羡先生忠厚有学,加礼待焉。或邀致访理道,与饮酒,欢洽终日。浙藩督学宪臣花公闰生,特器先生远大,试冠*,取其经义,称扬他郡。每乡试之期,踵门请教者塞路。揭榜,辄弗利,归,益自责增修,务底于成。正统甲子,经六试始登名。明年,举进士乙榜,时年逾四十,人犹权其卒业胄子。先生曰:古者四十强仕,吾岂可不安命乎!遂谒选天官,授吾楚华容教谕。

先是,华容儒官类寡学,黩货以败,人皆蔑视如无,黉舍鞠为菜园,生徒老朽,科第久乏。先生至,翠竹碧梧之格,和风甘雨之情,通今博古之学,已足动人。加以详言正色,宽猛适中,随机应变,以劝以感。未逾月,学者翕然归向先生。乃寝处斋舍,会馔升坐,集子衿,且读且讲,夜以继日,士风丕振。

岁丁卯,华容仍乏科。先生惧,欲别图改授。淳时家居寡昧,年已二十矣。先生力荐于督学宪佥韩公旸,俾具数县学,同诸生讲肆,程督愈严。景泰庚午,乃发六人:曰董廷圭,曰陈伯良,曰程万里,曰谯赞,曰刘大鹏,曰雷时中。而廷圭发解焉。癸酉,又中二人,曰雷浩,曰刘希昂。淳无学,有负,迨先生满任去,始侥幸。自此,华容多才,科第继盛。而刘大夏与兄浚辈,素为先生所期许,又发解擢魁矣。先生在学时,堂斋制度,焕然一新,庆祀仪文,整然具备。

宪佥韩公、方伯萧公荐于巡抚李公,具疏以闻,移咨吏部。丙子,遂升山东博兴知县。辅下车,适岁大浸,人相食,民多流亡。先生力申文巡抚重臣,发廪赈济;恳富室出粟作糜饷之。复上疏请蠲刍粮,以舒民困。诏允之。仍减明年田租什之二。民赖以苏,亡者亦复,不期月而安堵如故。有冤狱数年不决者,廉得其情,反之。人咸称其明决。齐俗喜夸诈,诸豪右如梁才辈,性资狡猾,阴俟过人,嗾之讧之,阳执其柄,以取贿为生,大为官民所苦。先生访知摄至,以理谕,即翻然改行,卒为善士。忠信感化,人愈服之。

水旱,必精意祷社,却缁*不用,虔诚有孚,祈无不应。自是,田野开辟,乡无惰农,盗贼敛迹,邑称富庶。乙酉,满九载,将行。藩臬交荐保留,不果。士民稚耆,扳恋泣送,至今思之不置。既来京师,吏部核先生终秩无过,并录前之荒*上陈,得授例赐。敕赠父同伏如子之官,借文林郎博兴知县;母胡氏,赠孺人;妻李氏,封孺人。盖殊典也。

时先生历过耳顺,功名之念已微。既获告归展墓,即从容山水间,日与亲族宴集为乐,不复有仕宦心,犹拳拳以读书饬行,训诸子孙。又五年,考终正寝。

其生于永乐癸未二月初二,卒于成化庚寅八月二十七,享寿六十有八。师母李孺人,先二月卒,子男三:长明澈,邑庠名士;次明汉,礼部儒士,侯诰赠未有极也;次明激,县学生。孙男十人,入文学者七人。冕,任广东阳江训导;本,弘治己卯科举人。癸巳冬,奉二柩合葬于羽山东南矣。墓侧创建祭祠。

丙辰[申]春,其孙本会试,征余言为墓祠碑记。惟知师者,莫如弟子。淳待先生独久,习见先生之性,温厚平和,与人晋接,春意蔼然。人乐与游,靡不信从。先生之才,明敏通畅,优于治剧。事虽从脞,而应酬有余。先生之学,虽专《诗》以决科,然若《易》与《书》,皆精解传注。夫于经既通传注,则致用必周。若使先生当大任而托天下国家之寄,其事业必不止此,惜乎年老而终耳。彼立传者浅略,乃谓先生博通一《诗》,至拟诸卓鲁而止,岂足以知先生哉?

嗟乎!我华容人感先生教泽实深,今已合情申请,得俎豆于学宫,享祀勿替,庶足少报先生于万一云。铭曰:

泰山笼笼,楚水溶溶,先生之*教,山水乎何穷!

(古心斋主录自明万历《华容县志》)

j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