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警惕新闻报道中的媚官倾向…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安庆(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
1
一直以来,传媒对宣传中的“媚官”现象,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警惕。
一方面呢,地方官员需要传媒大喇叭,提供接近公众和树立个人良好形象这一渠道,来展现个性魅力、*治理念和*绩,治理思想。
另一方面呢,新闻媒体也同时需要官方提供稳定、合法的*治环境和媒介生态环境,并保证他们通过宣传服务获取相关经济效益。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很多体制内媒体的主要衣食来源依靠官方全额或差额拨款,所以,新闻媒体经常情不自禁地,通过讴歌、赞美、夸奖来提高官员形象,博取欢心以获取更多资源倾斜。
很多媒体人因为媚官,所以特想做官。因为想做官,所以也特别媚官。见到领导手舞足蹈,做欢欣雀跃状,唯唯诺诺、点头哈腰。欣然间似乎自己脸上也与有荣焉,攀官、崇官、媚官,表现出阿Q式的强大精神胜利法。
什么叫“媚官”?就是从内心深处认为做官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一般而言会认为,当官的级别越大,个人价值和荣耀也就越大,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扬眉吐气,这似乎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
从隋朝的科举制度到当代的高考,学而优则仕,读书人把做官、升官当做是读书的动力。书中自有*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在以往曾经激励过无数苦读的学子,在昏暗的油灯下,忍着倦乏,头悬梁锥刺股,但在今天阶层固化的现实社会里,恐怕也只是一厢情愿。
清代以八股取士,读书人写文章就以“且夫”、“然则”为时尚,以图仕进。清经过中兴之后,搞洋务运动。但骨子里是换汤不换药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一语道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白了吧,就是带着功利心向洋人学习,把理工科人才当做工匠,读圣贤书才能做官。
几千年来,似乎读书的目的只有一个指向——做官,这似乎成为天经地义无可辩驳的真理。
甚至有人认为,大清朝之所以顷刻间倒下,和废除八股取仕也有一定历史联系。看看后来的革命*人,有多少是废除科举后的留洋志士,有多少是从科举转道的秀才举人,就知道大清废除科举,解放了人才的同时,实际上断送了不少人求官求富贵的美梦,培养了掘墓人。甚至有人猜想,如果当年废除科举不搞一刀切,而是循序渐进、分步落实,历史是否有可能因此而改写呢?
2
因为渴望权力,渴望升迁,想做官,不少急功近利的媒体人利用手中掌握的媒体公权力、话语权、宣传权、以及老百姓媚官的心态,极尽阿谀奉迎之能事。
作为平头老百姓,他们也不能把官位和业务水平、治理能力彻底的分清,多数人认为,有了官衔就一定很有水平,很有本事。当了官便自然有了水平,不然人家怎么能当上官呢?你不是自能吗,为啥你咋没有当上官啊!
细细想来这些逻辑似乎滑稽可笑,但这也是中国人评价一个人社会贡献和人生价值大小的伟大发明。
都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不少人的官瘾大概和性瘾是一样强烈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汉重孝廉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总而言之:那*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年《学界的三*》)
屈膝卑躬钻营打洞,把一切阻碍其做官者为仇寇,除之而后快。做官上瘾,在于官员手里的权力不受监督,导致腐败,而腐败又正好满足人性中的原始贪婪本性。
升官是为了发财,一朝做官,便大肆敛财,陷入越上瘾,越依赖的恶性循环。
为了做官就要示好,投机,媚态百出地迎合能够提拔他们的命里“贵人”。各行各业概莫能外,媒体人当中也不在少数。
3
权力不用过期浪费,很多地方官员在台上是赞美声一片,一下台便骂声一片,究其因,你可以一段时间掌握话语权,但你不能一辈子掌握话语权,最终逃不过“来的快也去的快”的定律。为了尽快升迁,用好权力,用尽权力,很多官员等不及苦熬岁月,干得好不如宣传的好,媒体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更高官员欣赏、选拔的视野。
为此,经常出现在媒体聚光灯前,报纸上留名字,电视上亮相的官员,通常比默默无闻的官员更容易获得上级垂青。
于是,媒体成为个人品牌塑造的良好渠道。其实,客观而言,工作需要宣传无可厚非,反对的是失去真实性的过度粉饰,甚至凭空塑造的典型。
为了刷存在感,很多地方官员不懂新闻,也不喜欢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崇尚以权压人的“强奸式”审美,夸大事实,夸大*绩,制造传奇效应。
这类媚官报道,常常喜欢夸张放大地方官员,将他们人为拔高。乐于将官员举、义举放大到无限大,而忽略了事件背后潜藏的新闻价值。
地方体制内的媒体人同时也带有行*级别,不少人追求仕途,对于过度美誉之词,不但不感到不好意思,反而感觉是拔高升华,来源生活高于生活,高!实在是高!
因为通常情况下,过度夸张的歌颂讴歌式赞美报道,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来说,都是有利于地方官方的,而地方官员则给予他们应有的经济赞助“回馈”。于是,传媒和官员便越来越成为一体了。
不少新闻报道中,地方媒体喜欢将本不重要的领导行为和活动放在重点报道版面、位置,而本来极具新闻价值的内容却没有给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