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资讯网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46695.html唐开成三年(年),蔡、柳二禅师在福安与宁德交界的闽坑岭修建的龟山寺是福安境内兴建的第一座佛寺。时至唐末的七十多年中,境内共兴建佛寺十六所。
依次为:龟山寺、栖善寺(又作栖云寺)、栖隐寺、灵岩寺、龟龄寺、崇仁寺、黛凝寺、石门寺、龙岩寺、双岩寺、崇福寺、慈云寺、狮峰寺、曹山寺(宋代改建韫玉禅寺)、文殊院和上东庵。这些寺院构成福安佛寺的主体部分,在历代佛教的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开闽第一寺——龟山寺,唐开成三年(年),距今年,今已破损!
赤溪
栖云古寺——唐宣宗大中八年(年),距今年。
栖云古寺,又名栖善寺位于福建省福安市城关西郊仙岫山下,与阳头隔溪相望,风景秀丽。
开山祖师平尼大和尚于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年)来此兴建,为福安诸寺之先。系韩阳十景之一“仙岫晴云”的宝地。旭日东升,朝阳普照,云绕山烟,雾气漫野,犹如天门张开,一缕地气直冲云宵,佛光散照烂烂夺目,亦似步入禅宫。
据传宋朝绍兴十六年(年),一次洪灾淹没福安,唯留龟山之巅,拥住百万灾民,尸骸遍野。栖云寺僧众速立“流骸”收埋,并立塔、碑于寺之左侧。
明朝县令孟充登高到此,韪《栖云寺诗》于寺壁:“雅兴爱林泉,时来结佛缘。山明知过雨,松暗不存烟。鹿骇烧畲火,钟随过渡船。一声何处雁,飞不旱秋天。檐铎响琅璫,溪云一路凉。玉龙临沼吐,金兽过桥香。竹蜜秋生笋,莲疏晚露房。明朝须载酒,来此问重阳。”
栖云寺曾在明清期间一度荒废,由于阳头李登坡居士热心扶持,于民国已巳年间修复,现摘录李兆祥居士遗著《栖云寺碑志》草稿为证:“从此以后,历经千古,沧桑变化,盛衰兴亡。末识何时,荒废旷间,化作田园,莫明寺庵。
迄至民国,已巳年间,察阳李氏,登波居士,夙世因缘,善根熟至。菩萨应化,指示齐期,日食数枣,心灵时机。一日亲游,天堂禅寺,塑像师傅,自送百金。定他中秋,塑他肉身。师傅含笑,戏盲成真,时间忽到,载道碑声。始信其言,果真佛陀,称南无妙,色声活佛。菩萨指示,佛家胜地,以此田园,立刻挖基,显出条石,石佛石碑。各户田主,拥送归依,从此开荒,建立殿间,始祖活佛,古寺开端。”
民国三十年(年),瑞亮老和尚率门徒广慧祝发于此。十方善信、诸山长老,慷慨捐资修寺。诸僧艰苦创业,建有大雄宝殿、观音阁和天王殿等,继任栖云寺住持后,率寺内众僧自食其力,自耕自养,努力弘扬正法。
年,受极左思潮影响,原福安县精神病院一举强占栖云寺,佛像法器一切文物被毁,僧人被逐。广慧法师流落湖口渡船头村,在一棵古榕树下的破茅房中,艰辛度日近三十载。他心中装着佛陀,在那极其艰苦的年代里,用一条小木凳迎着晨星礼拜佛陀。他坚信总有一天,佛光会普照大地。
目前,该山重修大雄宝殿一座平方米,四周围墙占地30多亩,新建山门庄严壮观,比原来楼云寺扩大4倍。现常住老僧、尼姑10余人。
龟龄寺——唐咸通元年(年),距今年。
龟龄寺在龟湾社口龟龄村始建,是福安市现存16座建于唐代的寺庙之一。由于历经多年,所以这座寺庙曾多次辗转重修。此后,“大跃进”时受到冲击,部分被拆去建炼铁厂,年至年曾作为综合厂生产车间,年后寺庙先后成了大队部、宣传队、知青点地址。年后,龟龄寺这座千年古寺才得以恢复。年在翻修挖地基时,挖出了6斤古钱币,据考证是多年前的唐代文物,十分珍贵,寺尼便将铜币悉数交县文化馆保存。龟龄寺还出土有唐宋年间石雕刻,有6块大小不一的石刻,上面雕刻有花鸟鱼虫图像,造型古朴,神态各异。它们大多被当成基石,放置于佛像的底座。而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石龟像,因历经沧桑,石龟头部已经损坏。
据该寺尼介绍,龟龄寺原本有许多关于龟的雕塑,但随着岁月的洗礼,如今能见的仅存这一石龟了。据说,年南宋乐清著名的*治家和诗人王十朋路经长溪(今福安)来到寺中,十分喜欢该寺并取自己的字“龟龄”二字为寺名。
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寺面积只有约平方米,有大雄宝殿、观音阁两座大殿,一座膳房,一座宿舍。虽然寺庙不大,但古朴的建筑、幽雅的环境,让人远离世俗的喧嚣。寺内的梵音古韵,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相传,南宋理学家朱熹,以及他的得意门生也是后来的女婿*干都曾在龟龄村讲学过,而朱熹到此讲学缘于*干。他们讲学的地点就是千年古刹“龟龄寺”。据《福安市志》记载,宋庆元年间(~年),朱熹曾到社口龟龄寺讲学。
龙岩寺——唐咸通元年(年),距今年。
廉村
福安溪潭城山麓灵岩禅寺始建于唐代,后是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公(明月先生)少年读书的遗址——灵谷草堂,唐咸通二年改为灵岩禅寺,距今有年历史。自古号称唐朝十大古刹之一,现为福安市八大名寺之一。最鼎盛时有院落36座,住僧众余人,世事沧桑,历代兴衰,几经维修,先仅存天王殿和年重修的大雄宝殿,至今未完缮。
现寺庙保存有宋代石雕雄狮24只,在今灵岩寺大殿前,为已废殿堂基座——须弥座。须弥座踏跺两侧各有10方束腰石,长7.77米,高0.50米,浮雕狮子,每只狮子均雕在壸门图案中,形态各异,刻工精湛,须弥座的上枋雕刻云纹,下枭雕水浪纹,雕刻面积约8平方米,保存较好。于一九八四年被福安市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崇仁寺——唐咸通元年(年),距今年。
日前经过国内林业有关专家考证后确认,这株苏铁树是我国现存文献记载最古老的苏铁树。高约6.5米,直径2.3米。该树生长十分茂盛,树型优美,年年开花,堪称当地的一大奇观,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据闽东地区杨氏族谱记载,公元年,闽东杨氏第一世祖杨绍公葬于此地。公元年,其子女在墓前建立了崇宁寺,公元年改称崇仁寺,并种植3株苏铁树于寺中,经过千百年的沧桑,目前仅存一株,至今已有多年的树龄,成为珍贵的活文物。
据福安林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杨旺利介绍,日前经过考证,确定该株苏铁树是我国最古老的苏铁树。
石门寺——唐咸通元年(年),距今年。
秦溪洋
石门漏月位于福安市城阳乡石门院村,距离市中心约4公里,是“韩阳十景”之一,宋代时期即为福安名景。
由数石围成参差纵横不齐的“龙井”,白瀑倾泻而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众多游客到此赏月。唐咸通年间修建的古刹——石门禅寺就坐落附近。寺中有出土的唐代马槽,寺院后厅植有百年枯老“蟠桃树”,还有著名的“熏风台”、“情缘石”和修饰一新的“香塔”。
双岩寺——唐咸通元年(年~年)距今~年
下白石
上东庵——唐咸通元年(年~年)距今~年
戴凝寺——唐咸通元年(年~年)距今~年
崇福寺——唐光启三年(年)距今年
白马门
崇福寺位于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乡富春江之畔,占地三十余亩,与福安城隔江相望四五华里,为福建佛教八大胜地之一。
据县志记载,唐僖宗光启三年(年)已有规模,明成化年间(-年)及民国八年(年)均进行重修。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禅堂、圆通阁、齐堂、僧寮等,由瑞恒、瑞成二位法师主持重修。寺内珍藏《大藏经》四部及其他文史图画资料,对研究福建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有宝塔二座,其中一座是本寺中兴祖师喜广禅师的灵塔,此塔塔座为三会塔,供十方善信使用,塔顶是禅师的灵塔,供有舍利数颗,为本寺的镇山之宝。
慈云寺——唐大顺(~年)~年
罗江
寺院千年青石
慈云寺寺宝之一:巨幅唐卡
狮峰寺——唐景富元年(年)距今年
(本文来自网络,id:掌上福安,如有侵权,联系小编删除)宁德旅游在线诚信推荐商家更多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