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绍兴嵊州的这座空巢老人村,留有庞大的 [复制链接]

1#

绍兴嵊州的这座“空巢老人村”,留有庞大的千年古建筑群

浙江绍兴这个古镇是越剧之乡人少安静有文化意味

笔者爱好旅游,却不喜欢做旅游攻略。因为攻略里藏着的都是过于热门的景点,景色再美也抵不过笔者对熙熙攘攘的恐惧。所以笔者旅游全靠问,哪里的古镇最原汁原味,最重要的是人少?一个不知何时躺在好友列表里的人私信我:崇仁古镇。

崇仁古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静。古镇内一个个独立的院落被人们称为台门,这里的台门都是四合院式的,但与老北京充满生气的四合院不同。崇仁古镇的四合院人丁稀少,多为上了年纪的老人,生活能自理的便独居,情况更差的便由子女轮番搬来照应。用老人们的话来说,年轻人太蹦跶了,哪受得了这里的静。

台门里住着的老人多为裘式一族的后代,所以往上追溯大都沾亲带故。裘式崇尚仁义,崇仁古镇的名字便由此而来。老人们好客,来到这里可以试着叩击木门上的铁环,铁环下有铁块,铁环和铁块相撞,声音空灵。

虽独居,但老人们不寂寞,一方院子便是一处独有的精致,杂草丛生的地面、精致小巧的水井、简略的洗手池、随意摆放的晾衣架再辅以各色盆栽,嘈杂却极具生活气息。有了花鸟虫鱼的陪伴,死亡倒也没那么可怕,身处这千年古镇里的老人们,多的是这样的达观与淡然。老人们擅手工,家中的桌椅板凳全是自己动手,闲暇时也编些竹篓、竹篮、竹筛放到手工艺品店寄卖。

上百座台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这个古镇,这上百座的台门里,还有部分挂着大锁,这生人勿进的霸道气息的确给像笔者这样远道而来的游人带来了丝丝不爽。笔者猜想,这些落锁的人家多半是老人仙游了吧,不然哪舍得这绝妙的静。

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弯曲而狭窄的小路上,两边台门院墙高大,无形中给人一种压迫感。但抬头一看,那高处挂着的火红灯笼能瞬间化解你的不安。随处可见的高大马头墙能隐约窥见曾经的辉煌,骑楼贯穿了小道两边的房屋,让人忍不住猜想,这是两兄弟分居两边吗?骑楼起着连接两座独立台门的作用,谁家酿了好酒或者做了好的吃食,通过骑楼相传再方便不过了。

以笔者现代人的眼光,骑楼更像是一个个阳台,用来眺望远处的街道,或者观赏观赏蓝天白云下屋顶,想象着化身为一代侠客,蜻蜓点水般地掠过一个个屋顶,来到古镇,心中的武侠梦便得到了充分的灌溉。

走在街道上,不时还能看到半圆门洞。半圆门洞除了装点街道,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那就是防火,以避免“火烧连营”的惨剧。台门里木质结构多,在消防方面,的确需多加注意。

古镇的户外多水井,几乎走个几分钟便能看到一口水井。井水冬暖夏凉,即使是家家都有水井的现在,古镇上的居民依然保留着使用户外水井的习惯。水井们地位不一,尊贵的水井拥有姓名权,还配有古色古香的门头。大多数水井则横梗在路中间,空空一个圆圆的井口,看起来好不凄凉。

除了台门,古镇的庙宇和祠堂也值得一逛。庙宇里供奉着各类佛祖,祠堂里祭祀的是家族逝去的先人们,前者确保风调雨顺,后者保佑身体健康。在庙宇和祠堂里,笔者见到了很多工艺精湛的木雕和石雕,它们布满了台阶、门窗和屋檐,每一个雕画都细节满满,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耐心和匠心。

崇仁古镇还是“越剧故乡”,所以这里的庙宇和祠堂大多建有戏台。越剧以唱见长,故这里的戏台多小巧精致,呈正方形而不是一般舞台的长方形,笔者最初还将其误认为是亭子。戏台虽小,建造时所需的功夫却不少。这功夫十之八九都用在了戏台顶上,翘起的檐角配上华丽的石雕,整个戏台顿时显得恢弘起来。

走在古镇上,不时出现的破败的房屋总让笔者唏嘘不已,总觉得倒塌的不是房屋,而是一种文化。人去楼空固然悲凉,更悲凉的是,这样厚重的文化无法得以传承。古镇的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也体现在一个个坚守古屋的老人身上。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老人还有多少呢?

昆德拉传媒本部编辑部佳丽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