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崇仁古镇玉山公建造五联台门,代表了裘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崇仁古镇有个玉山公,他建造“五联台门”,也就是:“樵溪台门”、“大夫第台门”、“翰平台门”、“敬成书房”和“老屋台门”五座台门,既独立成院,又各院相通,即底层有边门、楼上有过街楼相接通行。他有五个儿子,五家人分居分饮,却往来方便密切,仍如一家。体现了崇仁义门裘氏独特的“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宗族遗风,也成为如今崇仁古镇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玉山公,大名裘佩锡,是裘氏的第19代,生于康熙年间,字佩锡号玉山,他的出身并不富裕,但他及其子孙则成为崇仁裘氏的首富,依靠的是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诚心待人的热情。他年青时家庭希望已是附贡生的他,刻苦读书,通过科举去获得功名仕途,而他却选择了经商。尽管父亲不同意他经商,裘佩锡就跟人借了4个银元做起了白术生意。他将白术买进,再运到绍兴等地销售。一次,白术滞销,有一个湖南人找到裘佩锡,向他购买一批白术,但要求他送货到湖南。货到湖南后,对方诈称银子不够,想用莲子抵款。孤身在异乡,拿不到钱只有抵款的莲子,他只有吃哑巴亏吗?不,脑子活络,信息灵通的他,知道莲子在上海销路不错,裘佩锡就接受了湖南人的莲子,以低廉的价格抵货款。没想到这批莲子在上海卖得火爆。裘佩锡就在上海做起了莲子生意,8年间因为诚实守信、价格公道,生意盈门,逐渐成为崇仁首富。经商致富后,裘佩锡娶了五个妻子,生下了五子六女。他在村中置地、建造台门。先后建造了主体相对独立而又能上下通连的五个台门,且建材和雕饰都考究精美,一方面显示了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一位父亲对子孙后代能够世代团圆、和睦相处的心愿。这就是“五联台门”的由来。裘佩锡自己舍弃了祖辈历经的仕途攀登之路,而选择了经商,而他成功以后,却要为儿子们创造更好的读书条件。因此,五座建筑中他最重视敬承书房。这也是玉山公为他的五个儿子建造的书斋。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正厅五间,两边设梯,前设檐廊。承敬书房北面有两座跨街楼与老屋台门相接,儿子们可以足不出户在室内上学或回家,这充分体现了有文化基础,后来敕赠儒林郎的裘佩锡为培养子弟读书的良苦用心。“五联台门”以敬承书房为中心,前面是大夫第台门,两者有过街楼相联,右侧是翰平台门,后面是老屋台门和樵溪台门,分别有过街楼相接,老屋台门和樵溪台门则留有边门。台门主体建筑为封闭式的三合院或四合院,清一色的青砖灰墙,屋内的门、窗都有精美的槅窗和雕刻花卉人物、博古图案的花板。玉山公白手经商起家,后来富甲一方,成了裘氏家族首富。他治家严肃、乐善好施,恪守义门家法,敦孝友睦宗族、尚清廉,思义无间,为后人所称颂。譬如乾隆十二年,嵊县大旱,他出资煮粥解救难民;看到嵊西门外有一座无名冢,他出钱为无钱安葬的人购买棺木。后人记载他“年逾八十,柱杖谈论诗文”,回归了读书人的形象。玉山公生于康熙三十九年,卒于乾隆五十三年,享年89岁。他的家族,仅玉山公祖孙三代受皇帝封赠共11人。其中,五品奉政大夫4人、六品儒林郎2人、七品文林郎2人、八品修职郎3人。后代人丁兴旺,玉山公以下传10世,繁衍人口约三千,成为崇仁裘氏的一个大房派。#心暖花开踏春前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